输卵管堵塞的成因有哪些
输卵管堵塞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感染因素如盆腔感染、其他部位感染蔓延;盆腔手术史如妇科手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先天性因素如输卵管发育异常、苗勒氏管发育异常相关;生活方式因素如不洁性生活、多次人工流产;其他因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核等。
一、感染因素
1.盆腔感染:盆腔炎是导致输卵管堵塞的常见原因。例如,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感染可引起盆腔炎症,炎症蔓延至输卵管,使输卵管黏膜发生粘连、堵塞。研究表明,约50%的输卵管堵塞患者与盆腔感染有关。女性若有不洁性生活史、多个性伴侣等情况,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加,进而增加输卵管堵塞的发生几率。此外,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如产后宫颈口未很好关闭、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较长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宫腔,引起感染,波及输卵管导致堵塞。
2.其他部位感染蔓延:阑尾炎若未及时治疗,炎症可蔓延至盆腔,累及输卵管,引发输卵管炎症,最终导致堵塞。这种情况在青少年女性中也时有发生,因为阑尾与女性生殖器官解剖位置较近,炎症容易扩散。
二、盆腔手术史
1.妇科手术: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等盆腔手术,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输卵管造成损伤,术后如果发生盆腔粘连,就容易导致输卵管堵塞。例如,子宫肌瘤剔除术时,若操作不当,可能直接损伤输卵管管壁,或者术后盆腔内创面形成粘连,牵拉输卵管使其堵塞。据统计,有盆腔手术史的女性发生输卵管堵塞的概率比无手术史者高很多。另外,剖宫产术后也可能因为盆腔粘连影响输卵管,导致堵塞。
2.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可累及输卵管,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可能会破坏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存在输卵管功能异常甚至堵塞的情况,这与手术操作以及异位病灶对输卵管的长期影响有关。
三、先天性因素
1.输卵管发育异常:部分女性出生时就存在输卵管发育异常,如输卵管过长、过细、肌层发育不良等,这些异常情况可影响输卵管的正常蠕动和拾卵功能,进而导致输卵管堵塞。先天性输卵管发育异常相对较为少见,但一旦存在,就可能成为导致不孕等问题的因素之一,且这种情况往往从出生时就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影响输卵管的正常生理功能。
2.苗勒氏管发育异常相关:苗勒氏管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可能会影响输卵管的形成和结构,导致输卵管堵塞。这种先天性的苗勒氏管发育异常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胚胎发育问题,可能与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最终表现为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引发堵塞等情况。
四、生活方式因素
1.不洁性生活:如前文所述,不洁性生活容易引起性传播疾病,进而引发盆腔感染,增加输卵管堵塞的风险。频繁更换性伴侣、不注意性生活卫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概率大幅上升,从而对输卵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多次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手术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同时手术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等,容易引起宫腔感染,炎症蔓延至输卵管就可能导致输卵管堵塞。多次人工流产的女性,子宫内膜受损程度更严重,发生宫腔感染以及输卵管堵塞的可能性也更高。据相关研究,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女性输卵管堵塞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人工流产史者。
五、其他因素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可出现在盆腔多个部位,包括输卵管周围,异位的内膜组织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的免疫炎症反应异常,会对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产生破坏作用,是导致输卵管堵塞的一个重要非感染性因素。
2.盆腔结核:盆腔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杆菌可侵犯输卵管,导致输卵管黏膜破坏、粘连,最终引起输卵管堵塞。盆腔结核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可能发生,比如有结核病史、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等情况的人群,一旦感染结核杆菌累及输卵管,就会出现输卵管堵塞的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