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减少怎么办
胎动减少有胎儿自身因素(如睡眠周期、宫内缺氧)和孕妇自身因素(如服药、低血糖、劳累等),监测可用早中晚固定时间各数1小时胎动相加乘4得12小时次数,<10次或减少超50%需注意。一般可改变体位、补充能量,异常需就医,查胎心监护、B超等,依结果处理。高龄孕妇监测更严,有妊娠合并症孕妇要控基础病、增监测,经产妇也需重视胎动减少情况。
一、胎动减少的原因及监测方法
(一)常见原因
1.胎儿自身因素:胎儿处于睡眠周期时胎动会减少,一般睡眠周期约为20-40分钟;胎儿宫内缺氧早期也可表现为胎动减少,如胎盘功能不全、脐带绕颈等情况可能影响胎儿血氧供应,从而导致胎动异常。
2.孕妇自身因素:孕妇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胎动,如镇静剂等;孕妇低血糖时,胎儿获取能量减少,也会出现胎动减少;孕妇过度劳累、休息不好时,也可能影响胎动情况。不同年龄的孕妇情况有所差异,高龄孕妇发生胎儿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需更密切关注胎动;年轻孕妇若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等,也可能影响胎动。
(二)胎动监测方法
孕妇可采用计数胎动的方法来监测,一般建议在每天早、中、晚固定时间各数1小时胎动,将3次计数结果相加后乘以4,得到12小时胎动次数。正常胎动次数12小时约为30-40次,如果12小时胎动次数少于10次,或较前一段时间胎动次数减少超过50%,则提示可能存在异常情况。
二、胎动减少的应对措施
(一)一般情况处理
1.改变体位:孕妇可尝试左侧卧位,因为左侧卧位可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可能会增加胎儿的氧供,从而改变胎动减少的情况。不同孕周的孕妇左侧卧位的舒适度可能不同,中晚期妊娠的孕妇左侧卧位时需注意避免压迫腹部。
2.补充能量:如果考虑是孕妇低血糖导致的胎动减少,孕妇可立即吃一些含糖的食物,如糖果、含糖饮料等,以迅速提升血糖水平,进而改善胎儿的营养供应,观察胎动是否恢复正常。但需注意,对于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补充糖分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及时就医评估
1.医院检查项目:一旦发现胎动减少,孕妇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包括胎心监护,通过胎心监护可以连续记录胎心的变化以及胎动时胎心的反应情况,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储备能力;B超检查可以观察胎儿的结构、胎盘位置、羊水情况等,如B超可以查看是否存在脐带绕颈、胎盘早剥等异常情况。不同孕周的B超检查重点有所不同,早孕期B超主要看胚胎发育情况,中晚孕期B超重点观察胎儿结构和附属物情况。
2.根据检查结果处理:如果胎心监护异常或B超发现胎儿存在缺氧等异常情况,医生会根据孕妇孕周等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孕32周以上的孕妇,若胎儿缺氧情况较轻,可能会采取吸氧等保守治疗措施;若胎儿缺氧情况较重,可能需要考虑适时终止妊娠,以保障胎儿的安全。对于不同孕周的胎儿,处理方式差异较大,孕周越小,胎儿的预后可能越差,需要更谨慎评估和处理。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一)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宫内发育异常等情况的风险较高,所以高龄孕妇对胎动减少的监测应更加严格,一旦发现胎动减少,应尽快就医,并且在就医过程中要主动向医生告知自己的年龄等情况,以便医生全面评估胎儿状况。
(二)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
如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本身存在胎盘功能受损等风险,更容易出现胎动减少的情况。这类孕妇除了要密切监测胎动外,还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产检,加强胎儿监测频率,如增加胎心监护的次数等,以便及时发现胎儿异常并处理。
(三)经产妇
经产妇相对初产妇对胎动的感知可能更有经验,但也不能放松警惕。经产妇在胎动减少时,应同样按照上述监测方法和应对措施进行处理,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因为经产妇也可能面临胎儿脐带、胎盘等异常情况导致胎动减少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