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小儿疝气症状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常见外科疾病,男孩发病率高,主要因鞘状突未关闭所致。症状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肿块、坠胀感、消化系统症状、局部疼痛等,不同年龄段症状有特点,新生儿及婴儿主要是不明原因哭闹等,幼儿表述可能不准确,学龄期能较清晰表达不适。特殊情况包括隐睾合并疝气、早产儿发病率高且易嵌顿、有腹部手术史诊断困难且风险增加。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身体,有异常及时就诊,避免孩子增加腹压,出现嵌顿立即就医,手术治疗的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一、小儿疝气概述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男孩的发病率远高于女孩,主要是由于鞘状突未关闭所致。
二、症状表现
1.腹股沟或阴囊肿块:这是小儿疝气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孩子哭闹、咳嗽、用力排便或站立时,腹股沟区(大腿根部)或阴囊内会出现一个肿块,外观可能呈椭圆形或梨形。安静、平卧或用手按压时,肿块可自行消失或缩小。这是因为腹腔内的脏器(如小肠、网膜等)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突出到腹股沟或阴囊所致。
2.坠胀感:部分孩子可能会感到腹股沟或阴囊部位有坠胀不适的感觉,但由于小儿年龄较小,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
3.消化系统症状:如果突出的疝内容物为肠管,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导致孩子出现腹痛、腹胀、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长时间的嵌顿还可能引起肠梗阻,出现停止排气排便等严重情况。
4.局部疼痛:当疝气发生嵌顿,即突出的脏器无法回纳腹腔时,会引起局部明显的疼痛。孩子会因疼痛而剧烈哭闹,拒绝触碰腹股沟或阴囊部位。嵌顿时间过长还可能导致肠管缺血坏死,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三、不同年龄段症状特点
1.新生儿及婴儿期:此阶段孩子无法表达自身感受,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哭闹、拒奶。家长在给孩子换尿布或洗澡时,容易发现腹股沟或阴囊部位的肿块。由于新生儿及婴儿的腹壁肌肉薄弱,疝内容物容易突出,且嵌顿的风险相对较高。
2.幼儿期:孩子开始学会走路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疝块更容易出现。除了肿块外,孩子可能会诉说腹股沟或阴囊部位不舒服,但表述可能不够准确。此时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若发现孩子活动时哭闹、频繁搔抓腹股沟或阴囊,应警惕疝气的可能。
3.学龄前期及学龄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能够较为清晰地表达自身的不适。除了常见的肿块、坠胀感和疼痛外,他们可能会描述自己在运动、咳嗽后腹股沟或阴囊有异物感。
四、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1.隐睾合并疝气:部分患有小儿疝气的男孩可能同时合并隐睾。除了疝气的症状外,还可发现一侧或双侧阴囊内摸不到睾丸。隐睾会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增加睾丸恶变的风险,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2.早产儿:早产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腹壁肌肉更为薄弱,疝气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且更容易发生嵌顿。家长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早产儿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3.有腹部手术史的患儿: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孩子,发生疝气时症状可能会受到手术瘢痕的影响。肿块的位置和表现可能与普通小儿疝气有所不同,诊断相对困难。同时,手术史可能导致腹腔内粘连,增加了嵌顿和肠管损伤的风险。
五、温馨提示
1.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尤其是有家族疝气病史的家庭。一旦发现孩子腹股沟或阴囊部位出现异常肿块,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2.尽量避免孩子长时间哭闹、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减少疝气发作的机会。对于患有慢性咳嗽、便秘的孩子,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3.如果孩子出现疝气嵌顿的症状,如肿块不能回纳、疼痛剧烈、呕吐等,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尝试将肿块推回腹腔,以免造成肠管损伤。
4.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孩子,家长应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促进孩子早日康复。术后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和疝气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