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冠心病有什么症状
慢性冠心病常见症状有胸痛(发作性心前区压榨等痛,可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等可缓解,相关因素影响其发生发展)、心悸(心肌缺血致电活动紊乱等引发,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别)、呼吸困难(活动或安静时气短等,与心功能下降等有关,不同人群需关注)、乏力(心肌供血不足致全身疲倦等,不同人群需考虑)及其他不典型症状(如上腹不适等易误诊,不同人群有不同表现)。
胸痛:是最典型的症状,多表现为发作性的心前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可伴有烧灼感,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肩部、左臂内侧,甚至可达无名指和小指,部分患者疼痛还可放射至颈部、下颌部等。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后可缓解。例如,研究表明,约60%-70%的慢性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典型的胸痛症状,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刺激心肌内的痛觉感受器引发疼痛。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胸痛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可能疼痛不典型,女性患者胸痛症状有时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核心的心肌缺血相关的疼痛本质是一致的。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会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影响胸痛症状的发生和发展;有冠心病家族史等病史的人群,发生慢性冠心病出现胸痛的概率相对更高。
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甚至有心脏停跳感等。这是因为心肌缺血时,心脏的电活动可能出现紊乱,导致心律失常等情况,从而引起心悸症状。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相对较少出现慢性冠心病相关的心悸,但如果有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等基础病史,也可能出现;成年人出现心悸时需要警惕慢性冠心病的可能;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发生心悸时更应重视排查是否存在慢性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心脏功能,也可能影响心悸症状与慢性冠心病的关联。
呼吸困难:患者在活动后或安静状态下可能出现气短、呼吸费力的情况。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心输出量减少,肺淤血,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所致。例如,轻度活动后就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在静息状态下也会有呼吸困难表现。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时更要关注慢性冠心病的可能性,因为老年人心肺功能本身逐渐衰退;女性患者如果在没有明显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呼吸困难,也需要考虑慢性冠心病的可能,其发病可能与女性内分泌等因素对心脏的影响有关;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发生慢性冠心病并出现呼吸困难的风险增加,因为这些基础疾病会进一步损害心血管系统。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心肌供血不足,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从而出现乏力症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但突然出现乏力的人,需要考虑慢性冠心病的可能;有慢性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如果乏力症状加重,往往提示病情可能有变化。年龄方面,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出现乏力时更应排查慢性冠心病;女性在月经周期、孕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状态不同,乏力表现与慢性冠心病的关系也需要综合考虑,有相关基础病史的女性更要密切关注。
其他不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还有些患者可能出现牙痛、肩背痛等不典型部位的疼痛。例如,有些老年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牙痛,而忽视了心脏问题。对于儿童来说,慢性冠心病相对罕见,但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等情况,可能出现一些非典型的症状;女性患者不典型症状可能更易被忽略,因为女性的一些身体不适有时首先会考虑妇科等其他系统疾病;有脑血管病史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出现不典型症状时,在排查病因时要充分考虑慢性冠心病的可能,因为多种慢性疾病可能相互影响,导致症状不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