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老化原因包括孕周因素(正常妊娠随孕周增加及高龄孕妇胎盘易更早老化,过期妊娠胎盘功能进行性减退)、孕妇自身疾病因素(高血压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糖尿病使胎盘代谢和血管功能受影响,慢性肾炎影响胎盘内环境及功能)、生活方式因素(吸烟致胎盘血管收缩、血流减少,酗酒干扰胎盘代谢致结构和功能异常)、其他因素(多胎妊娠胎盘负担重易老化)。
孕周因素
正常生理情况:随着妊娠进展,胎盘会逐渐成熟并老化。一般来说,妊娠37周后胎盘开始逐渐成熟,到妊娠42周后胎盘老化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孕周增加,胎盘的血液循环、物质交换等功能会出现自然的衰退变化,这是一种生理性的过程。对于正常妊娠到预产期或过期妊娠的情况,胎盘老化是常见现象。从年龄角度看,高龄孕妇相对而言胎盘老化可能会出现得更早一些,因为随着孕妇年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包括胎盘的机能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
过期妊娠: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称为过期妊娠,此时胎盘绒毛内血管床减少,间质纤维化增加,钙化明显,胎盘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胎儿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风险增加。
孕妇自身疾病因素
高血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全身小动脉痉挛,胎盘血管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进而影响胎盘的正常功能,使胎盘发生老化。例如,妊娠期高血压会引起胎盘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胎盘缺血缺氧,影响胎盘的物质交换功能,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导致胎盘老化。从性别角度看,女性妊娠期间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相对男性妊娠(虽然男性妊娠极为罕见,但从生理角度推测)不同,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生理变化更易出现血压波动等情况。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在孕期需要密切监测血压,积极控制血压,以减少对胎盘功能的影响。
糖尿病:无论是妊娠前就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还是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环境会影响胎盘的代谢和血管功能。高血糖可导致胎盘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胎盘血流减少,营养物质运输受阻,从而引起胎盘老化。例如,研究表明糖尿病孕妇的胎盘组织中氧化应激增加,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失调,这与胎盘老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于糖尿病孕妇,孕期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饮食、运动(在医生指导下)以及必要时的胰岛素治疗等,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以降低胎盘老化的风险。
慢性肾炎:患有慢性肾炎的孕妇,肾脏功能本身存在一定问题,会影响体内的代谢和血液循环等。肾脏病变会导致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影响胎盘的内环境,同时慢性肾炎孕妇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蛋白尿等情况,这些都不利于胎盘的正常功能维持,容易引发胎盘老化。在孕期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压等指标,加强孕期管理。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孕妇吸烟会使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导致血管收缩,包括胎盘的血管收缩。胎盘血管收缩会减少胎盘的血液供应,影响胎盘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交换,长期吸烟的孕妇发生胎盘老化的风险会增加。例如,研究发现吸烟孕妇的胎盘血管阻力明显高于不吸烟孕妇,胎盘的血流灌注减少,进而影响胎盘功能。对于吸烟的孕妇,需要积极劝导其戒烟,以改善胎盘的血流状况,降低胎盘老化的可能性。
酗酒:孕妇过量饮酒,酒精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和胎盘的发育。酒精会干扰胎盘的正常代谢过程,导致胎盘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增加胎盘老化的风险。有研究表明,酗酒孕妇的胎盘重量可能会减轻,胎盘的一些细胞成分和功能指标出现异常改变,从而影响胎盘的正常功能。所以孕妇应避免酗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他因素
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时,胎盘需要为多个胎儿提供营养和氧气等,胎盘的负担相对较重。与单胎妊娠相比,多胎妊娠的胎盘更容易出现功能减退和老化的情况。例如,双胎妊娠时胎盘的血管分布、物质交换等方面都面临更大的挑战,胎盘老化的发生率可能高于单胎妊娠。对于多胎妊娠的孕妇,需要加强孕期监测,包括超声监测胎盘情况等,及时发现胎盘老化等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