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的症状
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疼痛(性质多样、程度不一,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肿胀(因关节内积液等引起,不同人群情况有别)、僵硬(有晨僵现象,不同类型关节炎晨僵时间不同,受年龄、职业、家族史等影响)、活动受限(程度与病情相关,受年龄、体重、运动习惯、病史等因素影响)、关节畸形(影响关节功能和外观,在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等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同时针对老年人、女性、儿童以及有外伤史或其他关节疾病史的特殊人群给出了相应的温馨提示。
一、疼痛
1.特点:疼痛是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如刺痛、钝痛、酸痛等。疼痛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在活动时出现轻微疼痛,重者即使休息时也会疼痛难忍。疼痛通常在关节活动时加剧,休息后可缓解,但病情严重时休息也无法缓解。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磨损加重,疼痛可能更频繁、更剧烈。性别上,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患骨关节炎的风险增加,疼痛症状可能更明显。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运动损伤等会加重关节负担,导致疼痛加剧。有外伤史或其他关节疾病史的患者,疼痛发作可能更频繁、程度更重。
二、肿胀
1.表现:关节周围组织出现肿胀,外观上关节可明显增大,皮肤紧绷。肿胀可能是由于关节内积液、滑膜增生、软组织炎症等原因引起。
2.不同情况影响:年轻人如果运动量过大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肿胀可能在受伤后迅速出现。女性在孕期由于身体激素变化和体重增加,关节负担加重,容易出现关节肿胀。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关节长期受到磨损和刺激,肿胀可能反复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有痛风病史的患者,在痛风发作时关节会迅速肿胀,疼痛剧烈。
三、僵硬
1.症状:患者常感觉关节活动不灵活,有僵硬感,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或长时间静止不动后更为明显,这种现象被称为晨僵。晨僵持续时间可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一般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时间较长,可持续数小时甚至一整天,而骨关节炎的晨僵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不超过半小时。
2.人群特点:老年人由于关节退变,晨僵现象可能更频繁、更严重。从事伏案工作等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人群,关节活动减少,僵硬感会更明显。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史的人群,出现晨僵且持续时间长的可能性更大。
四、活动受限
1.情况: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患者难以完成正常的关节动作,如屈伸、旋转等。活动受限程度与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有关,轻度患者可能只是在进行某些特定动作时感到困难,而重度患者可能完全丧失关节活动能力。
2.相关因素:年龄较大、病情较长的患者,关节软骨磨损严重、骨质增生明显,活动受限情况会更严重。肥胖人群由于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关节活动受限可能更突出。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且不注意关节保护的人群,关节损伤风险增加,活动受限出现的几率也会提高。有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病史的患者,关节结构本身存在问题,活动受限可能更早出现且更难改善。
五、关节畸形
1.外观变化:随着病情的进展,关节可能出现畸形,如手指关节的梭形畸形、膝关节的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关节畸形会严重影响关节的功能和外观。
2.特殊人群:老年人由于关节长期磨损和退变,关节畸形的发生率较高。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疾病侵蚀关节软骨和骨质,更容易出现关节畸形。长期从事需要反复使用关节的工作,如纺织工人、木工等,关节畸形的风险也会增加。有遗传因素导致关节疾病的人群,出现关节畸形的可能性更大。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老年人患关节炎后,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差,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同时要注意关节保暖。女性在孕期和绝经后,由于生理变化容易出现关节问题,孕期要合理控制体重,避免关节负担过重;绝经后要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儿童患关节炎相对较少,但如果出现关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有外伤史或其他关节疾病史的患者,要定期复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防止病情复发和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