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堵塞了该怎么办
输卵管堵塞的检查有输卵管通液术(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对轻度粘连有治疗作用但准确性有限,盆腔炎等病史者需谨慎)和子宫输卵管造影(明确堵塞部位等,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碘过敏者需告知,年龄大且有基础疾病者需评估影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炎症引起的轻度堵塞可用药,需规范选药)、手术治疗(输卵管通液手术适轻度粘连但多次可能损伤黏膜,腹腔镜手术适盆腔炎症等导致的堵塞,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适近端堵塞);若治疗后仍不孕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年龄大成功率降低,有遗传病史需遗传咨询;输卵管堵塞治疗后怀孕有宫外孕风险,孕期要尽早超声检查,密切产检,孕早期注意休息,按时进行各项检查,年龄大孕妇更要注意监测胎儿发育。
一、输卵管堵塞的检查方法
1.输卵管通液术:通过导管向宫腔内注入液体,根据注液阻力大小、有无回流及注入的液体量和患者感觉等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对轻度输卵管粘连有一定治疗作用,但准确性相对有限。对于有盆腔炎病史、盆腔手术史等人群,需谨慎评估操作风险,因为可能加重炎症或导致输卵管损伤。
2.子宫输卵管造影:通过X线或超声观察造影剂在宫腔及输卵管内的显影情况,能明确输卵管堵塞的部位、程度及宫腔形态。该检查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对碘过敏者需提前告知医生,避免使用含碘造影剂。年龄较大的女性进行此项检查时,要关注自身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判断的可能影响,比如合并心血管疾病时,需评估辐射及操作对心脏功能的潜在影响。
二、输卵管堵塞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如果输卵管堵塞是由炎症引起,可根据炎症情况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例如由沙眼衣原体等感染导致的输卵管炎症,可使用相应的抗生素,但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轻度的输卵管炎导致的堵塞,且需要规范用药,严格按照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抗生素,一般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要避免使用过敏药物。
2.手术治疗
输卵管通液手术:前面提到的输卵管通液术除了是检查方法外,对于轻度的输卵管粘连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向输卵管内注入液体,分离轻度粘连,但多次通液可能会对输卵管黏膜造成损伤,所以要谨慎操作,对于有盆腔严重粘连等情况的患者不适用。
腹腔镜手术: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可在腹腔镜下进行输卵管粘连松解、输卵管造口等操作。对于因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导致的输卵管堵塞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组织,对于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提前评估手术风险,比如糖尿病患者术后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切口愈合。
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适用于输卵管近端堵塞的情况,通过宫腔镜引导,将导管插入输卵管进行疏通。手术操作要精细,避免对宫腔和输卵管造成过度损伤,对于有子宫畸形等宫腔病变的患者,需要先评估宫腔情况再决定是否适合该手术。
三、输卵管堵塞的辅助生殖技术
如果经过上述治疗后仍无法自然受孕,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例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卵子质量和数量下降,做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会降低,所以要尽早评估自身情况。对于有遗传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在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评估胚胎遗传风险,选择合适的胚胎进行移植,以提高妊娠质量和减少遗传疾病的发生风险。
四、输卵管堵塞后的妊娠及孕期注意事项
1.妊娠情况:输卵管堵塞经过治疗后怀孕,可能会有宫外孕的风险,因为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可能没有完全恢复正常,受精卵可能在输卵管内着床。所以怀孕后要尽早进行超声检查,确定孕囊位置。
2.孕期注意事项:对于有输卵管堵塞病史怀孕的女性,孕期要密切产检,关注胚胎发育情况。在孕早期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因为有宫外孕史再次发生宫外孕的风险相对较高。同时要按照产检计划进行各项检查,包括B超、血HCG等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阴道流血、腹痛等要及时就医。年龄较大的孕妇在孕期要更加注意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比如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检查要按时进行,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