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如何判断膝关节炎
膝关节炎有多种表现,症状上有疼痛(早期与活动相关,随病情进展休息也痛,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肿胀(炎症致滑膜增生渗出,急慢性表现不同)、僵硬(晨起或静止后出现,不同年龄及生活方式人群表现有别);功能受限包括活动范围改变(影响正常屈伸,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行走困难(病情发展致跛行、无力,影响不同人群生活工作);体征检查有压痛(不同个体敏感程度有差异)、摩擦感(病情越重越明显)、畸形(严重时出现膝内翻或外翻,不同人群易患情况不同),最终确诊需结合影像学等及专科医生诊断。
一、症状表现方面
1.疼痛:膝关节炎常见的症状是膝关节疼痛,早期可能是在上下楼梯、长时间行走或剧烈活动后出现疼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在休息时也出现,而且疼痛程度可能会加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疼痛表现可能略有差异,比如老年人可能因为关节退变,疼痛持续时间更长且发作更频繁;年轻人如果是运动损伤导致的膝关节炎,疼痛往往与特定的运动相关。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骨代谢受到影响,可能会增加膝关节炎疼痛的发生风险。有长期重体力劳动史的人群,膝关节长期承受较大压力,更容易出现疼痛症状。
2.肿胀:膝关节可能会出现肿胀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内滑膜组织增生、渗出增加等。肿胀可能表现为膝关节局部的肿大,用手触摸能感觉到关节周围组织较硬,皮肤可能会有轻度的发亮。如果是急性炎症发作,肿胀可能会比较明显,而慢性期的肿胀相对较隐匿,但也能感觉到膝关节较正常时膨隆。
3.僵硬:早晨起床或长时间静止后,膝关节会有僵硬感,活动后僵硬感会逐渐缓解,这种情况被称为晨僵。一般晨僵持续时间较短,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不同年龄的人晨僵表现有所不同,年轻人晨僵时间相对较短,而老年人可能晨僵时间稍长一些。有不良生活方式,比如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的人群,晨僵可能会更明显。
二、功能受限方面
1.活动范围改变: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受到影响,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可以屈曲到135°-150°左右,伸展接近0°。膝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屈曲受限,比如不能完全蹲下;或者伸展受限,不能完全伸直膝关节。对于运动员等经常需要大幅度活动膝关节的人群,膝关节炎导致的活动范围改变会严重影响其运动功能。儿童如果出现膝关节炎,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行走、奔跑等活动,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改变对其运动发育影响较大。
2.行走困难:随着膝关节炎病情的发展,患者行走会变得困难,可能会出现跛行。走路时会感觉膝关节无力,不敢正常受力,尤其是上下坡、上下楼梯时更为明显。老年人本身行动相对缓慢,膝关节炎导致的行走困难会进一步降低其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从事需要大量行走工作的人群,比如快递员等,膝关节炎引起的行走困难会严重影响其工作。
三、体征检查方面
1.压痛:医生可以通过按压膝关节周围来检查是否有压痛。常见的压痛部位有关节间隙、髌骨下方等。如果在这些部位按压出现明显疼痛,提示可能存在膝关节炎。不同个体的压痛敏感程度不同,年轻人可能对疼痛的耐受相对较好,压痛表现可能不如老年人明显;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对疼痛的敏感度可能会有所变化,压痛情况也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2.摩擦感:医生用手触摸膝关节,在屈伸膝关节时可能会感觉到摩擦感,这种摩擦感是由于关节软骨磨损、关节面不平整等原因导致的。摩擦感的存在是膝关节炎的一个重要体征表现,不同病情阶段的摩擦感明显程度不同,病情越重,摩擦感可能越明显。
3.畸形:严重的膝关节炎可能会出现膝关节畸形,比如膝内翻或膝外翻。膝内翻表现为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膝外翻则是两膝能相碰而两足内踝不能靠拢。老年人由于长期的关节退变,更容易出现膝关节畸形;儿童如果是先天性膝关节炎或者由于某些疾病导致的膝关节炎,可能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发育,从而出现畸形情况。
通过以上症状表现、功能受限以及体征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判断,可以初步自己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膝关节炎,但最终的确诊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磁共振成像等)以及专科医生的详细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