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孕吐怎么办
孕吐是孕妇怀孕早期常见生理现象,通常6周左右开始,12周后渐轻或消失,机制与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缓解孕吐方法多样,饮食上需少食多餐,选易消化、富含蛋白质食物,保证水分摄入;生活方式上要充分休息、适当运动、呼吸新鲜空气、避免刺激;心理上要放松心情、寻求支持;严重时可医疗干预,如药物治疗、静脉补液。特殊人群如既往有胃肠道疾病史、高龄及多胎妊娠孕妇,需根据自身情况更谨慎应对孕吐。
一、了解孕吐
孕吐是孕妇在怀孕早期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在怀孕6周左右开始出现,一般在怀孕12周后逐渐减轻或消失。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等水平升高)、嗅觉及味觉敏感度增加、胃肠道功能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二、缓解孕吐的方法
1.饮食调整
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可将每日三餐分为56餐,选择在感到饥饿时进食,这样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例如,孕妇可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苏打饼干、水果干等。
选择易消化食物:优先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香蕉、苹果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气味浓烈及易引起恶心的食物,像油炸食品、辣椒、臭豆腐等。
补充蛋白质: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豆类等,以满足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
保证水分摄入:孕妇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防因呕吐导致脱水。可选择白开水、柠檬水、淡茶水等,但要避免喝碳酸饮料、咖啡及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2.生活方式调整
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睡眠时间应不少于78小时。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孕吐症状,孕妇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适当运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孕妇可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孕吐。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站立。
呼吸新鲜空气: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避免待在空气不流通或有异味的环境中。如每天可在公园等空气清新的地方散步12次。
避免刺激: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恶心的气味、噪音及视觉刺激。例如,远离厨房油烟,减少观看引起不适的画面等。
3.心理调节
放松心情: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孕吐。孕妇可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家人朋友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每天听30分钟左右自己喜欢的音乐,有助于改善情绪。
寻求支持:家人要给予孕妇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孕妇分担家务,陪伴孕妇度过孕期。孕妇也可参加孕妇学校或准妈妈交流群,与其他孕妇分享经验,互相鼓励。
4.医疗干预
药物治疗:如果孕吐症状严重,影响到孕妇的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6、甲氧氯普胺等。但孕妇切勿自行用药,必须遵循医嘱。
静脉补液:对于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的孕妇,需要及时就医,通过静脉补液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维持孕妇身体的正常功能。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既往有胃肠道疾病史的孕妇:这类孕妇发生孕吐的症状可能会相对较重,且更易出现消化不良等情况。在饮食调整上,要更加注意食物的选择和进食量。如患有胃溃疡的孕妇,要避免食用过酸、过甜及粗糙的食物,以防加重胃部不适。同时,需密切关注孕吐症状,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呕血、黑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高龄孕妇: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适应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孕吐可能对高龄孕妇的身体影响更大。高龄孕妇要更加注重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在进行运动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如散步时间可适当缩短,运动过程中如有不适要立即停止。同时,要定期进行产检,让医生及时了解身体和胎儿的情况。
3.多胎妊娠孕妇:多胎妊娠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更为明显,孕吐症状往往会比单胎妊娠孕妇更严重。这类孕妇需要摄入更多的营养来满足多个胎儿的生长发育需求,但孕吐可能会影响营养的摄取。因此,在饮食调整上要更加精细,除了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外,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同时,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若孕吐过于严重,应及时就医,防止因营养缺乏影响胎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