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划痕荨麻疹
皮肤划痕荨麻疹又称人工荨麻疹,是常见物理性荨麻疹,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及外界机械刺激等有关,表现为皮肤受刺激后出现线状风团、水肿性红斑伴瘙痒,分急性和慢性,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皮肤划痕试验等,治疗包括避免刺激、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等一般治疗,以及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人)治疗各有注意事项,多数患者规范治疗可控制或痊愈,慢性患者需长期管理,预防需避免机械刺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及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一、定义与概述
皮肤划痕荨麻疹,又称人工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性荨麻疹。当皮肤受到搔抓、摩擦或其他机械性刺激后,数分钟内局部皮肤会出现线状风团和水肿性红斑,周围绕以红晕,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般在刺激停止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消退。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内在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精神紧张、焦虑、内分泌紊乱等。外在因素如皮肤受到外界的压力、摩擦、钝器划过等机械刺激。有研究表明,患者体内可能存在一些免疫相关的异常,如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变化等,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皮肤风团和瘙痒症状。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皮肤在受到刺激后,很快出现条索状隆起,形状与刺激物的形状一致。颜色通常为淡红色或肤色,周围可有红晕。瘙痒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瘙痒剧烈,影响生活和睡眠。
2.病程特点: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皮肤划痕荨麻疹病程较短,一般在数周内可痊愈;慢性皮肤划痕荨麻疹则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病情容易反复。
四、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皮肤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诱发因素等。同时,会进行皮肤划痕试验,即用钝器在患者皮肤上划动,观察是否出现风团和红斑。一般在划动后15分钟内出现阳性反应,即可确诊。此外,还可能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免疫功能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五、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尽量避免皮肤受到不必要的刺激,如搔抓、摩擦、紧身衣物的压迫等。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和洗涤剂。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是治疗皮肤划痕荨麻疹的一线用药,可有效减轻瘙痒症状,减少风团的发生。常用的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严重、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需注意其副作用。
其他药物:如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对于难治性皮肤划痕荨麻疹有一定的疗效。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在选择抗组胺药物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剂型和药物。低龄儿童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避免皮肤刺激、保持皮肤清洁等。同时,要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避免因瘙痒引起的烦躁和焦虑。
2.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状态,用药需要谨慎。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刺激等。如果症状严重,必须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某些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但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
3.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皮肤划痕荨麻疹时,要考虑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老年人的皮肤较为干燥,要注意皮肤的保湿,避免因皮肤干燥加重瘙痒症状。
七、预后与预防
1.预后:多数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痊愈。但慢性皮肤划痕荨麻疹患者病情容易反复,需要长期管理。
2.预防:尽量避免皮肤受到外界的机械性刺激,如避免穿紧身衣物、避免使用粗糙的毛巾擦拭皮肤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如果有其他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以减少皮肤划痕荨麻疹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