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颈椎病做什么检查
颈椎病相关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神经系统检查(体格检查的感觉、运动、反射检查)及肌电图检查。X线可观察颈椎骨骼结构,CT能清晰显示骨质结构细微变化,MRI可显示软组织结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感觉、运动、反射检查;肌电图可评估神经肌肉功能状态及判断神经根受损情况。
一、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意义:可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宽度、椎体有无骨质增生、寰枢关节有无脱位等情况。通过X线能初步判断颈椎的骨骼结构是否存在异常,比如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向前凸,若曲度变直或反弓可能提示颈椎病相关改变。不同年龄人群的颈椎X线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和青少年的颈椎尚未完全发育成熟,X线表现与成人不同,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可能出现生理性退变,如椎间隙变窄等;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有长期不良姿势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更易出现颈椎X线异常;有颈椎病史的人群复查时X线可对比病情变化。
操作:患者站立或坐位进行颈椎正位、侧位及斜位拍摄。
2.CT检查:
意义:能更清晰地显示颈椎的骨质结构,如椎体、椎弓根、椎间孔等部位的细微骨质变化,对于判断是否存在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压迫椎管或神经等情况有重要价值。相比X线,CT的断层成像能更精准地看到椎管内的结构,例如是否有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压迫脊髓等。不同年龄人群的CT表现因颈椎发育和退变程度不同而有差异,生活方式不良者可能更早出现CT下的异常改变;有颈椎症状且X线怀疑有骨质病变的人群常需做CT进一步明确。
操作:患者仰卧位,头部固定,进行颈椎的横断位等层面扫描。
3.MRI检查:
意义:是检查颈椎病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手段,可清晰显示颈椎的软组织结构,如脊髓、椎间盘、神经根等。能观察到椎间盘是否突出、脊髓有无受压变性、神经根有无受刺激等情况。对于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关键作用。不同年龄人群的MRI表现不同,儿童的脊髓等结构与成人有差异,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退变等情况在MRI上更易显现;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低头等人群,MRI上更易发现椎间盘等软组织结构的异常;有颈椎症状且怀疑有脊髓或神经病变的人群首选MRI检查。
操作:患者平卧于MRI检查床上,保持身体不动,进行相应序列扫描。
二、神经系统检查
1.体格检查:
感觉检查:检查患者的皮肤感觉,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等,判断是否存在感觉减退或异常。不同部位的颈椎病变可能导致相应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比如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相应神经根时,会出现对应皮肤区域的感觉改变。不同年龄人群的感觉阈值可能有差异,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感觉检查需更细致;生活方式不良导致颈椎问题的人群,感觉异常出现的部位和程度与病变相关;有颈椎病史且出现感觉异常的人群要重点检查感觉情况。
运动检查:观察患者的肌肉力量、肌肉张力等。如检查上肢肌肉力量,可通过握力等测试,判断有无肌肉无力或萎缩等情况。肌肉力量和张力的改变能反映颈椎病变对神经根或脊髓的影响程度。不同年龄人群的肌肉运动功能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肉力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生活方式导致颈椎问题的成年人可能出现肌肉力量下降;有颈椎病史且出现运动障碍的人群需详细检查运动功能。
反射检查: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等。通过反射的改变判断神经系统的完整性。例如,颈椎病患者可能出现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等异常。不同年龄人群的反射表现有生理性差异,儿童的反射常未完全发育成熟,成年人反射相对稳定;生活方式不良引发颈椎问题的人群反射可能出现异常;有颈椎病史且怀疑神经病变的人群需检查反射。
三、其他检查
1.肌电图检查:
意义:可以评估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帮助判断神经根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程度。通过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的电活动情况,为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不同年龄人群的神经传导速度有差异,儿童神经传导速度相对较慢;生活方式不良导致颈椎问题的人群,若存在神经根受损,肌电图会有相应改变;有颈椎病史且怀疑神经根病变的人群需做肌电图检查。
操作:将电极片放置在相应的肌肉和神经部位,记录电活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