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有什么症状
肾上腺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有多种表现,包括血压持续性升高且顽固性、伴随电解质紊乱(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低血钾、烦渴多尿,嗜铬细胞瘤的高血钙等)、与激素分泌异常相关的其他症状(如嗜铬细胞瘤的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及儿童不典型表现、皮质醇增多症的向心性肥胖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妊娠期女性患病情况特殊且需谨慎处理。
一、血压升高相关症状
肾上腺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通常表现为血压持续性升高,且可能具有顽固性,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关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可明显升高,且不容易被一般的降压方案所控制,部分患者血压甚至可高达较高水平,如收缩压可达180mmHg以上,舒张压可达110mmHg以上等。
二、伴随电解质紊乱相关症状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患者会出现低血钾相关表现,如肌肉无力、周期性瘫痪等。低血钾可影响神经-肌肉系统,使患者感觉四肢乏力,严重时可能出现肢体不能活动的周期性瘫痪情况。这是因为醛固酮增多导致肾脏排钾增多,血钾降低,进而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传导性。
还可能有烦渴、多尿症状,由于电解质紊乱影响肾脏的浓缩功能等,患者会出现口渴明显、排尿次数增多的情况。
2.嗜铬细胞瘤相关
部分患者可出现高血钙表现,嗜铬细胞瘤分泌的一些物质可能影响钙代谢相关通路,导致血钙升高,进而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但相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电解质紊乱表现,高血钙不是嗜铬细胞瘤引起高血压伴发电解质紊乱的最主要突出表现。
三、与激素分泌异常相关的其他症状
1.嗜铬细胞瘤
典型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发作时患者可出现头痛、心悸、面色苍白或潮红等症状。头痛可能较为剧烈,呈搏动性;心悸表现为心跳加快、心慌感明显;面色改变是由于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导致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紊乱引起。发作间歇期患者可如常人,但血压仍可能高于正常水平。这种发作可能与肿瘤释放儿茶酚胺的波动性有关,情绪激动、按压腹部等因素可能诱发发作。
儿童患者嗜铬细胞瘤相关高血压可能表现不太典型,常易被忽视,可能以高血压伴发的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呕吐、消瘦等为首发表现,需引起重视,因为儿童时期发病若不及时诊治,可能对生长发育等造成严重影响。
2.皮质醇增多症相关高血压
患者除了高血压外,还会有向心性肥胖表现,即面部、颈部、躯干脂肪堆积增多,而四肢相对消瘦,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特征性体态。这是由于皮质醇增多影响了脂肪代谢,导致脂肪重新分布。
还可能有皮肤紫纹,多见于腹部、大腿等部位,是因为皮肤弹性纤维断裂,呈现出紫红色、宽窄不一的条纹。另外,患者可能出现多毛、痤疮等表现,与皮质醇增多影响内分泌轴,导致雄激素等分泌异常有关。
四、不同年龄人群的表现差异
1.儿童
儿童肾上腺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更不典型。例如肾上腺皮质增生导致的皮质醇增多症在儿童中可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除了高血压外,还可能出现身高增长缓慢、骨龄落后等情况,这与皮质醇增多影响了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有关。同时,儿童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发作可能更隐匿,可能以高血压危象为首发表现,危及生命,需要高度警惕。
2.成人
成人肾上腺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中青年人群中相对多见,患者可能因血压升高就诊时,进一步检查发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而皮质醇增多症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见于20-40岁人群,不同年龄的成人在症状表现上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等略有差异,但总体症状符合上述典型表现,只是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时需综合考虑。
五、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的情况
妊娠期女性若患有肾上腺疾病引起高血压,情况较为特殊。例如妊娠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除了高血压、低血钾等一般表现外,还可能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风险。这是因为高血压和电解质紊乱会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和营养供应等。在诊断和处理时,需要特别谨慎,既要考虑母亲的健康,又要尽量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药物选择需权衡利弊,因为很多降压药物和治疗肾上腺疾病的药物在妊娠期使用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