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疝气如何治疗
老年人疝气治疗分保守与手术。保守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者,用疝气带并避免腹压增高;手术有无张力疝修补术(一般状况尚可者可选)和腹腔镜疝修补术(双侧或复发疝可选但对心肺功能要求高),术前要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并改善全身状况,术后要注意体位活动、切口护理和基础疾病控制,嵌顿疝需立即手术,复发疝要依情况选合适治疗方式。
一、保守治疗
(一)适用情况
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人疝气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疝气。
(二)具体措施
使用疝气带,通过压迫疝环,阻止疝内容物突出。但需要注意正确佩戴疝气带,避免局部皮肤损伤,且要定期调整,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因为老年人皮肤较为脆弱,长时间压迫可能导致皮肤破溃等问题。同时,要让患者避免剧烈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腹压增高会使疝气突出加重。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方式选择
1.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利用人工合成补片进行修补,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对于一般身体状况尚可的老年人,如果没有严重的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较好的选择。其原理是用补片填补疝环缺损,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从而达到治疗疝气的目的。
2.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双侧疝气、复发疝的患者。但该手术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患者能够耐受气腹等操作。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进行疝修补,利用腹腔镜的视野清晰的特点,准确找到疝的部位并进行修补。
(二)手术前准备
1.全面评估身体状况:需要对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进行详细检查,评估患者是否能够耐受手术。例如,要检查患者的心电图,了解心脏情况;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评估凝血状态。因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增加手术风险,需要在手术前将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比如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以降低手术感染等风险。
2.改善全身状况: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要指导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吹气球等,以提高肺功能,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要劝其戒烟,因为吸烟会导致咳嗽,增加腹压,不利于术后恢复。
(三)手术后注意事项
1.体位与活动:术后一般采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以缓解腹股沟切口的张力,减轻疼痛。术后当日即可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如屈伸下肢等,术后1-2天可适当下床活动,但要避免剧烈咳嗽、大笑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因为老年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相对较慢,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而便秘会增加腹压,导致疝气复发。
2.切口护理:要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如果发现切口有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老年人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差,要特别注意切口的护理,防止感染。
3.基础疾病控制:继续控制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继续监测血糖并调整降糖药物,高血压患者要继续监测血压并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等。因为基础疾病控制不佳会影响患者的恢复,甚至导致疝气复发等不良后果。
三、特殊情况考虑
(一)嵌顿疝的处理
如果老年人疝气发生嵌顿,即疝内容物不能回纳,同时伴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因为嵌顿疝可能会导致疝内容物缺血坏死。此时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解除嵌顿,恢复肠道等组织的血运。嵌顿疝是疝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组织修复能力减弱,嵌顿疝一旦发生,病情变化较快,所以必须及时处理。
(二)复发疝的处理
如果老年人疝气术后复发,需要根据复发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果复发疝情况较轻,可考虑再次手术,但手术难度可能相对较大;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再次手术,可考虑再次尝试保守治疗,但效果可能不如初次手术。复发疝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术后过早剧烈活动、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等,所以对于复发疝的老年人,要仔细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