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疼痛的原因
肘关节疼痛的原因多样,包括创伤性因素如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炎症性因素如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退行性因素如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关节组织退行性改变;肿瘤性因素如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还有其他因素如发育异常、内分泌因素、姿势不良等,不同原因导致的肘关节疼痛表现及伴随症状各有不同。
一、创伤性因素
1.骨折:包括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等。例如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儿童,由于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好,遭受外力时易发生骨折,骨折端移位可能刺激周围软组织及神经血管,引起肘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表现。成人也可能因高能量损伤导致骨折,骨折部位的异常结构会破坏肘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从而引发疼痛。
2.脱位:常见的有肘关节后脱位,多因间接暴力引起,如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上传导致肘关节脱位,脱位会使关节结构紊乱,周围的韧带、肌肉等组织受到牵拉或损伤,出现剧烈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3.软组织损伤:
韧带损伤:肘关节的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和桡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等可能受损。比如打羽毛球时突然的扭曲动作可能导致尺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会感到肘关节内侧或外侧疼痛,按压相应韧带部位有明显压痛,关节稳定性下降。
肌肉拉伤:过度用力或突然的肌肉收缩可能引起肌肉拉伤,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肌肉拉伤,受伤部位有疼痛、肿胀,活动肘关节时疼痛加剧,肌肉拉伤部位可触及压痛性肿块或硬结。
二、炎症性因素
1.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肘关节。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关节滑膜炎症有关,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除了肘关节疼痛外,还可能出现关节肿胀、僵硬,尤其在早晨起床时明显,活动后稍缓解,病情进展可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实验室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等。
2.骨性关节炎:随着年龄增长、慢性劳损等因素,肘关节软骨发生磨损、退变,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肥胖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为肘关节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可伴有关节肿大、摩擦感,病情严重时关节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改变。
3.感染性关节炎: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多因局部外伤后细菌侵入关节,或远处感染灶血行播散至肘关节。患者起病急,出现肘关节剧烈疼痛、红肿、发热,全身可伴有寒战、高热等感染中毒症状。
结核感染: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多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如肺结核等。肘关节结核起病缓慢,疼痛相对较轻,但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关节可逐渐出现肿胀、功能障碍。
三、退行性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肘关节的软骨、滑膜、韧带等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例如关节软骨的弹性降低、磨损增加,滑膜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失衡等,这些退行性变化会导致肘关节在活动时出现疼痛,尤其在过度使用或长时间活动后更为明显,常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关节过度使用的人群。
四、肿瘤性因素
1.原发性肿瘤:如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等可发生于肘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多见于20-40岁人群,好发于长骨骨端,累及肘关节时可引起肘关节疼痛、肿胀,局部可触及肿块,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疼痛为早期症状,逐渐加重,局部皮肤温度升高,静脉怒张等。
2.转移性肿瘤: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肘关节,如肺癌、乳腺癌等转移至肘关节,会导致肘关节疼痛,疼痛逐渐加剧,可伴有局部肿块、病理性骨折等表现。
五、其他因素
1.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肘关节脱位、先天性尺桡骨融合等,这些发育异常情况会使肘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从幼年时期可能就会出现肘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等表现,随着生长发育可能逐渐加重。
2.内分泌因素: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由于代谢紊乱等原因,可能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累及肘关节时可引起肘关节疼痛不适,通过纠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治疗后,部分症状可缓解。
3.姿势不良:长期伏案工作、玩手机等导致肘关节长期处于不良姿势,如肘关节长期弯曲、过度内收或外展等,会使肘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长期处于紧张或异常受力状态,久而久之引起肘关节疼痛,这种情况在长期保持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