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如何选择降压药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可选用ACEI、ARB、CCB、利尿剂等降压药,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压,适用特定情况且有禁忌;ARB选择性阻断受体降压,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干咳者等;CCB阻滞钙通道降压,对代谢影响小,适用多种情况;利尿剂一般不作为首选,特殊情况可谨慎选用,同时老年、女性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药物并关注相关指标。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从而发挥降压作用,同时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多项临床研究证实,ACEI可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相关研究显示,长期应用ACEI能显著减少此类患者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2.适用情况: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且伴有蛋白尿、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情况的患者,但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患者禁用。对于年龄较大或有特殊生活方式(如吸烟、肥胖)的患者,若不存在禁忌证,ACEI是常用的起始降压药物之一,因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有一定优势,对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的代谢状态有积极影响。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1.作用机制: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降压作用,同样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ARB可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蛋白尿,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与ACEI作用机制类似但不良反应较少。例如一些大型临床试验发现,ARB在减少糖尿病肾病进展方面与ACEI效果相当。
2.适用情况: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干咳不良反应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及伴有蛋白尿、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的患者。对于女性患者或有不同生活方式(如坚持运动)的患者,ARB也是不错的选择,其禁忌证与ACEI类似,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患者禁用。
三、钙通道阻滞剂(CCB)
1.作用机制:通过阻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达到降压目的。CCB对代谢影响较小,不影响糖脂代谢,这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常存在糖脂代谢紊乱问题。
2.适用情况:可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对于有吸烟史、年龄较大且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CCB是常用药物,其降压效果确切,且对代谢影响小,不干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
四、利尿剂
1.作用机制: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发挥降压作用。但噻嗪类利尿剂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糖代谢、脂代谢,导致血糖、血脂升高,不过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12.5mg/d以下)对代谢影响相对较小。
2.适用情况:一般不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仅在血压较高、单用其他降压药效果不佳时考虑使用。对于伴有心力衰竭、水肿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谨慎选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但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糖、血脂变化,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特殊人群提示
老年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需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脏器功能。例如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某些降压药时要注意药物代谢和排泄情况,优先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且能有效控制血压的药物,如CCB类药物相对更安全,但仍需密切监测血压、肝肾功能等指标。
女性患者:女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药物选择上与男性无绝对差异,但要注意一些药物可能对女性特殊生理阶段(如孕期、哺乳期)有影响,不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一般处于非孕期、哺乳期,在药物选择上主要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同时要关注药物对女性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如ARB、ACEI对女性患者的安全性等已在大量临床研究中得到验证。
有特殊生活方式患者:对于吸烟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要考虑药物对心血管等系统的综合影响,如CCB类药物对吸烟相关的血管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对于肥胖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要选择不加重代谢紊乱的药物,如CCB、ARB等,同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建议患者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