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
手关节疼痛有多种常见原因,包括外伤因素(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关节炎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感染因素(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及其他因素(代谢性疾病、肿瘤因素);手关节疼痛评估与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尿酸、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
1.外伤因素:
急性损伤:手部受到直接的撞击、挤压或扭伤等,例如打篮球时手部被球击中、搬重物时手部姿势不当导致扭伤等。这种情况下,局部组织会出现肿胀、淤血,进而引起手关节疼痛,一般有明确的外伤史可寻,受伤部位通常有明显的压痛、肿胀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发生外伤的常见场景不同,儿童可能在玩耍时不慎摔倒导致手部受伤,老年人则可能在日常活动中因平衡不佳而发生手部碰撞等外伤。
慢性劳损:长期从事手部重复性动作的人群易出现慢性劳损,如键盘录入员、乐器演奏者等。由于手部关节频繁活动,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反复受到摩擦和牵拉,导致局部出现无菌性炎症,引起手关节疼痛,疼痛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但长期积累可能会逐渐加重。
2.关节炎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小关节,手关节是常见的受累部位。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组织有关,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的炎症、增生,进而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患者常出现双手多个小关节对称性疼痛、肿胀、僵硬,早晨起床时僵硬感较为明显,一般持续1小时以上,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畸形等严重后果。好发于30-50岁的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手关节的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部位易受累,表现为手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可伴有骨赘形成,活动时可听到摩擦音。长期的关节磨损、肥胖、关节创伤等因素都可能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内引起的炎症反应。手关节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之一,常在夜间突然发作,表现为关节的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疼痛程度较为剧烈,类似于刀割样或撕裂样。患者多有高嘌呤饮食史,如大量食用海鲜、动物内脏、饮酒等,血尿酸水平通常会升高。
3.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手部受到细菌感染时,如脓性指头炎,多因手指刺伤等原因导致细菌侵入,引起手指末节的化脓性炎症,表现为手指关节的红肿、疼痛、发热,严重时可出现全身发热等症状。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累及手关节引起疼痛,如病毒性关节炎,可由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感染后引起免疫反应,导致关节出现炎症,表现为手关节的疼痛、肿胀,但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
4.其他因素: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影响手部关节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导致手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
肿瘤因素:手部关节周围的肿瘤,无论是原发性肿瘤还是转移性肿瘤,都可能侵犯关节组织,引起手关节疼痛,疼痛一般呈进行性加重,可伴有局部肿块、活动受限等表现。
手关节疼痛的评估与检查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首先观察手关节的外观,包括是否有肿胀、畸形、红肿等情况。然后进行触诊,了解关节周围是否有压痛、硬结等。还会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检查,评估手关节能活动的范围,判断是否存在活动受限的情况。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以了解是否有感染性炎症,如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血尿酸:对于怀疑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检测血尿酸水平非常重要,血尿酸升高有助于痛风的诊断。
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指标,类风湿因子阳性、抗CCP抗体阳性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观察手关节的骨质情况,如是否有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等,对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等软组织的病变情况,对于早期发现关节内部的病变,如滑膜炎、软骨损伤等有独特的优势,尤其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早期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