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手术有哪些
脊柱侧弯手术主要包括后路脊柱融合术(适用于侧弯角度大且有进展趋势的患者,青少年为主要适用人群,成年患者侧弯严重影响生活时也可能适用)、前路脊柱融合术(主要用于胸椎侧弯及特定情况,青少年和成年患者都可能适用)、前后路联合脊柱融合术(适用于复杂脊柱侧弯,青少年和成年患者都可能需要,术前需评估身体状况,术后需长时间康复)、生长棒手术(适用于骨骼未成熟且侧弯进展快但不适合立即融合的患儿,主要针对儿童和青少年骨骼未成熟群体,术后需定期延长生长棒并配合康复锻炼)、非融合手术(适用于特定脊柱侧弯患者,尤其是骨骼未成熟且不适合立即融合的青少年,术后需避免过度脊柱剧烈活动并定期复查)
原理:通过在脊柱后侧植入骨融合材料,将脊柱的多个椎体连接固定,以阻止脊柱的异常弯曲进展。手术需暴露脊柱后侧,植入椎弓根螺钉等内固定装置,然后放置骨移植物促进融合。
适用情况:适用于脊柱侧弯角度较大(通常Cobb角大于40°-50°)且仍有进展趋势的患者,尤其是骨骼未成熟的青少年患者,可有效阻止侧弯进一步发展。对于骨骼已成熟但侧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心肺功能的患者也可能适用。在年龄方面,青少年是主要适用人群,因为其骨骼仍有生长潜力,通过融合固定能更好地控制侧弯发展。对于成年患者,如果侧弯导致严重疼痛、神经压迫等问题,也可能考虑后路脊柱融合术,但手术风险相对青少年更高。
前路脊柱融合术:
原理:经胸腔或腹腔入路,对脊柱前方进行融合操作。通过切除病变椎间盘等组织后植入骨融合物和内固定装置,来矫正脊柱侧弯。
适用情况:主要用于胸椎侧弯,尤其是侧弯累及胸椎前方结构或需要直接处理前方病变的情况。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脊柱侧弯,如先天性脊柱侧弯中前方有骨桥等病变时,前路手术可能更具优势。在年龄上,青少年和成年患者都可能适用,但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评估。对于青少年患者,若侧弯位置适合前路手术,可在尽量保留脊柱活动度的情况下进行矫正;成年患者则根据脊柱侧弯的具体病因和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采用前路手术。
前后路联合脊柱融合术:
原理:结合了前路和后路手术的优点,先进行前路手术处理脊柱前方问题,再进行后路手术进行脊柱固定融合。这样可以更全面地矫正复杂的脊柱侧弯畸形,尤其是对于严重、复杂的脊柱侧弯患者,能更好地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和平衡。
适用情况:适用于复杂的脊柱侧弯,如侧弯角度非常大、伴有脊柱旋转严重、同时存在前方和后方结构异常的患者。在年龄方面,青少年和成年患者都可能需要,例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一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成年患者的复杂脊柱侧弯,前后路联合手术也是改善脊柱功能和缓解症状的重要手段。在生活方式方面,这类患者术前需要充分评估身体状况以耐受较大的手术创伤,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来恢复脊柱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
生长棒手术:
原理:使用可延长的棒来固定脊柱,随着患儿的生长,定期通过手术延长生长棒,从而持续矫正脊柱侧弯,同时保留脊柱的生长潜力。手术中植入特殊设计的生长棒和相关内固定装置。
适用情况:主要适用于骨骼未成熟的脊柱侧弯患儿,尤其是那些侧弯进展较快但无法立即进行融合手术的患者。通过生长棒手术可以在患儿生长过程中逐步矫正侧弯,避免过早融合导致脊柱生长受限和胸廓发育不良等问题。在年龄上,主要针对儿童和青少年中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的群体。生活方式方面,这类患儿术后需要定期来医院进行生长棒的延长操作,家长需要密切配合,关注患儿的脊柱发育情况和身体恢复状况,帮助患儿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促进身体功能恢复。
非融合手术:
原理:不同于传统的融合手术,非融合手术旨在保留脊柱的部分运动功能,通过使用特殊的装置来限制脊柱的异常活动但不进行完全融合。例如采用弹性固定装置等,在矫正侧弯的同时允许脊柱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运动。
适用情况:适用于一些特定的脊柱侧弯患者,尤其是骨骼未成熟且侧弯进展风险较高但又不太适合立即融合手术的患者。非融合手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脊柱融合的时间,为患者保留更多的脊柱运动功能。在年龄方面,主要针对青少年中骨骼未成熟的群体。生活方式上,患者术后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的脊柱剧烈活动,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和定期复查,以监测脊柱侧弯的矫正情况和脊柱的运动功能保留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