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阑尾炎治疗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急诊手术通常尽早进行,有开腹和腹腔镜术式,儿童腹腔镜术后恢复好,老年需密切观察;术前要完善检查、禁食水、纠正紊乱等;非手术仅适极少数不适合手术者,多数需手术;术后一般护理包括体位、生命体征等观察及饮食恢复,儿童要注意切口等,老年防压疮等;术后需预防处理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儿童防肠粘连,老年防腹腔感染等。
一、手术治疗
1.急诊手术:化脓性阑尾炎一旦确诊,通常建议尽早进行急诊手术。这是因为化脓性阑尾炎容易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及时手术可有效去除病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阑尾切除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通过切除病变的阑尾,能从根本上解决感染问题。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近年来逐渐普及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适合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但对于病情复杂、粘连严重等不适合腹腔镜手术的情况,则需行开腹阑尾切除术。
对于儿童患者,腹腔镜手术相对开腹手术来说,术后疼痛较轻,胃肠功能恢复快,能减少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病情、体重等情况来评估是否适合腹腔镜手术。
老年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后需要更加密切观察,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要注意加强护理,预防相关并发症。
2.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可了解白细胞等炎症指标情况,凝血功能检查评估手术出血风险等。同时,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禁食水等准备,以减少手术中反流、误吸等风险。对于存在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需要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使患者处于相对良好的生理状态后再进行手术。
对于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9mmol/L左右,以降低手术感染等风险。
老年患者如果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需要评估肺功能,必要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等准备,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二、非手术治疗的局限性
1.适用情况及局限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存在严重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等极个别情况可考虑尝试非手术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化脓性阑尾炎单纯依靠非手术治疗很难彻底清除阑尾的感染病灶,病情容易反复,且很可能会进展为阑尾穿孔等严重情况。所以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极少数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多数情况下化脓性阑尾炎还是需要手术治疗来根治。
对于儿童患者,非手术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可能难以有效控制感染,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儿童化脓性阑尾炎多数还是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老年患者身体储备功能差,非手术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更容易出现病情恶化,所以一般不首选非手术治疗。
三、术后护理与康复
1.术后一般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去枕平卧6小时,待麻醉清醒后可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腹腔引流,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同时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观察切口情况,有无渗血、渗液等。还要注意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待胃肠功能恢复(表现为肛门排气)后可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等,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
儿童患者术后要注意观察切口的清洁情况,因为儿童可能不太配合护理,要防止切口感染,同时要关注儿童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时给予适当的饮食指导,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恢复情况逐步添加食物。
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因为老年患者活动相对较少,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还要注意观察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迹象,如下肢肿胀等,必要时进行适当的下肢活动等预防措施。
2.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等。对于切口感染,要加强切口换药等处理;对于腹腔脓肿,可能需要再次穿刺引流等处理;对于肠粘连,在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尽早活动等,以预防肠粘连的发生。
儿童患者发生肠粘连相对风险可能较高,术后要根据儿童的情况适当协助其进行翻身、活动等,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肠粘连发生。
老年患者发生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术后要密切观察腹腔情况,一旦发现有腹腔脓肿等迹象,要及时处理,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提高老年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