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如何确诊
慢性阑尾炎的评估诊断涵盖症状评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多个方面。症状评估方面,腹痛多为右下腹隐痛、胀痛或间歇性疼痛,部分患者进食等情况后加重,老人和儿童症状可能不典型;还伴有胃肠道症状,受生活方式影响;炎症发作时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有基础病者更复杂。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麦氏点压痛及有无条索状肿物,肥胖和经期女性判断有干扰;结肠充气试验判断阑尾炎症,肠道问题者结果可能不准;腰大肌试验提示阑尾位置,肥胖者影响判断。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炎症发作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或轻度升高,儿童指标有差异;CRP在炎症活动期升高,老人升高幅度弱。影像学检查方面,超声常用,肥胖者图像受影响,儿童适用;CT准确性高,但费用高、有辐射,孕妇和儿童需谨慎;钡剂灌肠造影观察阑尾形态和排空情况,操作复杂,肠道疾病和体弱患者可能不适用。
一、症状评估
1.腹痛特点:慢性阑尾炎典型症状是右下腹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间歇性疼痛。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一般不会像急性阑尾炎那样剧烈。部分患者可能在进食后、运动后或长时间站立后疼痛加重。对于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敏感,腹痛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腹痛情况,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行为表现,如是否哭闹、拒按腹部等。
2.胃肠道症状:患者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秘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阑尾炎症刺激周围胃肠道,影响其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所致。不同生活方式对胃肠道症状有一定影响,例如经常暴饮暴食、爱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胃肠道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3.全身症状:一般慢性阑尾炎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在炎症急性发作时,可能会出现低热、乏力等症状。如果患者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全身症状可能会更复杂,且恢复相对较慢。
二、体格检查
1.腹部触诊:医生会对患者腹部进行触诊,重点检查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慢性阑尾炎患者在麦氏点通常有压痛,有时还可能摸到条索状肿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肥胖患者由于腹部脂肪较厚,触诊时可能不太容易准确判断压痛情况;女性患者在经期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需要与慢性阑尾炎的压痛相鉴别。
2.结肠充气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用右手压迫左下腹降结肠区,再用左手反复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该试验有助于判断阑尾是否存在炎症,但对于肠道积气较多或肠道功能紊乱的患者,结果可能不准确。
3.腰大肌试验:患者左侧卧位,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此试验对于体型较瘦的患者结果相对更准确,而体型肥胖者可能因肌肉和脂肪层较厚影响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一般情况下,慢性阑尾炎患者血常规可能基本正常,但在炎症发作期,白细胞计数可能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可能增加。不过,白细胞计数升高并不具有特异性,其他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结果。儿童的血常规指标与成人有所不同,在判断时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2.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时会迅速升高。慢性阑尾炎患者在炎症活动期CRP可能会升高,可作为判断炎症程度和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应激反应相对较弱,CRP升高的幅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的渗出物。对于肥胖患者,超声图像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显示不够清晰;而对于儿童,超声检查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等优点,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
2.CT检查:CT检查对于诊断慢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清晰显示阑尾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但CT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有一定的辐射剂量,对于孕妇和儿童应谨慎使用。孕妇如需进行CT检查,需要充分评估利弊,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钡剂灌肠造影:通过向肠道内注入钡剂,然后进行X线检查,可以观察阑尾的形态和排空情况。如果阑尾不显影或充盈不规则,且有压痛,有助于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但该检查操作相对复杂,患者需要忍受一定的不适,且对于肠道准备要求较高。对于患有严重肠道疾病或体质较弱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进行此项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