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不是阑尾炎呢
判断是否为阑尾炎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其症状表现包括典型的腹痛(起始位置随人群有差异)及胃肠道症状;体征检查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且不同人群表现有别;辅助检查包含血常规、腹部B超、CT检查等及不同人群检查特点;鉴别诊断需与右侧输尿管结石、妇产科疾病、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区分,要综合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鉴别情况避免误诊漏诊。
一、症状表现
1.腹痛:典型的阑尾炎腹痛开始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所以早期疼痛表现为牵涉痛,定位不确切,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疼痛固定于右下腹。不同年龄段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腹痛起始位置不典型,老年人对疼痛感知相对迟钝,腹痛表现可能较隐匿;女性在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阑尾位置改变,腹痛位置也会相应变化。
2.胃肠道症状:发病早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程度一般较轻;部分患者有腹泻症状,这是因为阑尾炎症刺激胃肠道所致。对于儿童,胃肠道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注意与其他胃肠道疾病鉴别;老年人胃肠道功能本身较弱,出现胃肠道症状时更要警惕阑尾炎可能。
二、体征检查
1.右下腹压痛:是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但也可能因阑尾位置不同而有变化,如盲肠后位阑尾压痛可在右侧腰部,盆腔位阑尾压痛可在耻骨联合上方。不同性别人群,由于解剖结构差异,压痛位置可能有细微不同;妊娠期女性随着子宫增大,阑尾位置上移,压痛位置也会相应上移。
2.反跳痛:当医生按压右下腹并突然抬手时,患者感到疼痛加剧,称为反跳痛,这表明炎症已波及壁腹膜。儿童由于配合度差,进行反跳痛检查时需更加轻柔且准确判断;老年人肌肉松弛,反跳痛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仍需仔细评估。
3.腹肌紧张:阑尾化脓、坏疽、穿孔时,可有腹肌紧张,但小儿、老年人、孕妇、肥胖、虚弱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肌紧张可不明显。小儿腹肌发育不完善,对炎症刺激的反应相对较弱;老年人肌肉力量减弱,腹肌紧张表现不典型;妊娠期女性因子宫保护,腹肌紧张也可能不明显。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白细胞计数一般在(10-20)×10/L之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在70%-90%以上,但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白细胞升高可能不明显,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血常规变化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性差,白细胞升高幅度可能低于实际感染程度。
2.腹部B超: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等,但对于早期单纯性阑尾炎,可能显示不明显。在妊娠期女性中,B超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阑尾情况;对于肥胖患者,腹部B超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3.CT检查:对于诊断不明确的阑尾炎,尤其是复杂型阑尾炎,CT检查具有重要价值,可清晰显示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情况等。但儿童应尽量避免过多接受CT检查,需权衡检查的利弊;妊娠期女性进行CT检查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辐射防护。
四、鉴别诊断
1.右侧输尿管结石:多表现为突发的右下腹绞痛,疼痛剧烈,可向会阴部、大腿内侧放射,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超声检查可发现输尿管结石影,而阑尾炎一般无尿中红细胞增多及输尿管结石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右侧输尿管结石的表现可能类似,但儿童输尿管较细,更容易发生梗阻;老年人可能合并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影响输尿管结石的表现。
2.妇产科疾病:如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有停经史,阴道流血,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举痛等;右侧卵巢囊肿扭转,有附件区包块等表现,通过妇科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可与阑尾炎鉴别。妊娠期女性发生妇产科疾病时,诊断较为复杂,需综合考虑妊娠情况及疾病特点。
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腹痛位置不固定,可随病情变化而转移,腹部压痛不固定,白细胞计数可轻度升高,与阑尾炎有一定相似性,但通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相关检查可鉴别。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可能与阑尾炎容易混淆,需仔细区分。
总之,判断是不是阑尾炎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表现、体征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不典型的情况要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漏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