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是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遗留的慢性病变,病因有急性阑尾炎迁延和阑尾管腔梗阻,临床表现有腹痛和胃肠道症状,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治疗分手术和非手术,患者需注意饮食和运动,儿童和老年人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慢性阑尾炎的定义
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二、慢性阑尾炎的病因
1.急性阑尾炎迁延所致:急性阑尾炎经过治疗后,阑尾腔内可能仍有残留的梗阻因素,如粪石、异物等,导致炎症反复发作转为慢性。例如,曾患过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若未完全清除病因,就可能逐渐发展为慢性阑尾炎。
2.阑尾管腔梗阻:阑尾管腔细,一旦发生梗阻,如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堵塞等,阑尾腔内的分泌物堆积,内压升高,影响阑尾的血液循环,从而引发炎症。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发生管腔梗阻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多与淋巴滤泡增生相关,而成年人则可能因粪石等因素。
三、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1.腹痛:典型的慢性阑尾炎腹痛特点为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在右下腹。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者仅感到腹部不适,有的则疼痛较为明显。不同性别在疼痛感知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在生活方式影响下,若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可能会使腹痛症状更易被诱发或加重。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阑尾的血液循环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使慢性阑尾炎的腹痛症状更易出现。
2.胃肠道症状:可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在患病期间,由于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进食后可能会有腹部饱胀感等不适。
四、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急性阑尾炎发作史,以及此次症状出现的时间、性质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病史采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询问家长关于其发病前的健康状况等,成年人则要了解其日常的生活、饮食等情况与腹痛的关系。
2.体格检查:右下腹可有固定的压痛,压痛程度不一,但位置比较恒定。医生通过按压患者右下腹来判断是否存在压痛情况,以此作为诊断慢性阑尾炎的一个重要依据。
3.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可发现阑尾增粗、管壁增厚等情况,有助于辅助诊断慢性阑尾炎。超声检查对不同年龄人群的适用性较好,儿童也可以通过超声来观察阑尾的情况。
钡剂灌肠检查:可见阑尾不充盈或充盈不全,阑尾腔不规则,72小时后透视复查阑尾腔内仍有钡剂残留,对诊断慢性阑尾炎有一定价值。但该检查有一定的辐射性,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考虑。
五、慢性阑尾炎的治疗
1.手术治疗:一旦确诊慢性阑尾炎,手术切除阑尾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恢复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成年人相对来说手术耐受性可能稍好,但也需要遵循术后的康复指导。
2.非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症状较轻、暂时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等。但非手术治疗后容易复发,所以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还是建议手术治疗。
六、慢性阑尾炎患者的生活方式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对阑尾的刺激。不同年龄人群的饮食需求有所不同,儿童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过多不利于消化的食物;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消化功能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2.运动方面: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但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阑尾的血液循环发生变化,诱发阑尾炎发作。不同年龄的患者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要有所区别,儿童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老年人则可以选择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方式。
七、特殊人群慢性阑尾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阑尾炎症状可能不典型,腹痛部位不固定等情况较为常见,且儿童对疼痛的表述可能不准确,容易延误诊断。在治疗上,儿童手术要更加谨慎,术后护理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同时要关注儿童的营养补充,促进身体恢复。
2.老年人:老年人慢性阑尾炎往往症状较轻,但病情可能进展较快,容易出现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手术风险评估要更加全面,术后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