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阑尾炎微创手术
阑尾炎微创手术即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具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其原理是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经小孔用腹腔镜等操作切除阑尾;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在创伤、恢复、并发症方面有优势;适用大多数急慢性阑尾炎患者,禁忌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弥漫性腹膜炎伴严重中毒症状、腹腔广泛粘连等患者;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护理穿刺孔,肠道排气后循序渐进进食,早期适当活动。
一、阑尾炎微创手术的定义
阑尾炎微创手术即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治疗阑尾炎的一种外科手术方式,通过腹腔镜等微创设备进行操作,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二、手术原理及操作过程
1.手术原理
利用腹腔镜技术,通过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在腹部打几个小孔,将腹腔镜插入腹腔内,医生借助腹腔镜的放大视野清晰地观察阑尾及周围组织的情况,然后使用特殊的器械将阑尾切除。
2.操作过程
首先进行麻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等。
然后在患者腹部建立气腹,一般通过脐部或其他部位穿刺放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使腹腔内压力升高,为手术创造操作空间。
接着通过穿刺孔放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在腹腔镜的直视下找到阑尾,分离周围组织,用结扎或切割器械将阑尾切除,最后取出阑尾并处理穿刺孔等。
三、相比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势
1.创伤方面
传统开腹手术需要在腹部做一个较长的切口,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切口较小,一般为几个0.5-1厘米左右的小孔,对患者腹部组织的损伤较小,术后疼痛相对较轻。例如,相关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
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较小的创伤意味着术后恢复过程中受到的身体应激反应相对较小,更有利于其身体的恢复。因为儿童的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较小的创伤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恢复方面
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一般来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1-2天即可排气进食,住院时间通常在3-5天左右,而传统开腹手术患者可能需要5-7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排气进食,住院时间也相对较长。对于生活方式较为活跃的人群,如上班族等,较短的住院时间能使其更快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术后瘢痕较小,对于注重外观的患者(包括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来说更具优势。例如女性患者,较小的瘢痕不影响腹部美观,减少了因手术瘢痕带来的心理压力。
3.并发症方面
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术后发生腹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几率相对较低。腹腔粘连可能会导致肠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有既往腹部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来说,腹腔镜手术能降低再次发生腹腔粘连的风险,因为其对腹腔内环境的干扰较小。
四、适用人群及禁忌人群
1.适用人群
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只要没有严重的手术禁忌证,都可以考虑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例如,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更能体现,能减少手术对其身体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部分慢性阑尾炎患者,当病情需要手术治疗时,也可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
2.禁忌人群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为手术过程中的气腹建立和操作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加重心肺负担,导致不良后果。
弥漫性腹膜炎伴严重中毒症状的患者,这类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可能不适合立即进行腹腔镜手术,需要先进行相应的抢救和处理。
腹腔广泛粘连的患者,由于腹腔内粘连严重,腹腔镜手术难以清晰暴露阑尾及进行操作,可能需要改为开腹手术。
五、术后注意事项
1.一般护理
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更加频繁地监测,因为儿童的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
注意穿刺孔的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避免其用手搔抓穿刺部位。
2.饮食方面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排气后可逐渐进食,先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稀粥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面条、馄饨等)和普通饮食。进食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要根据其年龄和消化能力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3.活动方面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一般术后24-48小时即可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开始活动,如在床上翻身、坐起,然后逐渐下地行走。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但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进行适当活动,避免过度活动导致身体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