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阑尾炎如何处理
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需依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方式,术后护理与康复要关注一般护理、伤口护理和康复观察,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老年患者、儿童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需综合考量各方面进行诊断、治疗及护理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常用手术方式,非手术治疗要密切观察病情,妊娠期多建议手术,老年患者要关注全身状况,儿童患者要考虑生理特点并加强心理护理。
一、诊断评估
1.临床表现:单纯性阑尾炎通常表现为右下腹局限性的隐痛或钝痛,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可能伴有轻度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体温一般无明显升高或仅有低热。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需仔细观察。例如,幼儿可能以哭闹、拒按右下腹部等表现为主;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能力较弱,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需结合多种检查综合判断。
2.体格检查:右下腹麦氏点有固定的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相对较轻或不明显。在检查过程中要考虑不同年龄的特点,儿童检查时需更加轻柔,避免因患儿不配合而导致漏诊或误诊。
3.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有轻度升高,不同年龄阶段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白细胞正常范围相对成人稍高,需结合年龄综合判断。
超声检查:可发现阑尾轻度肿胀,管径增粗,腔内可见粪石等表现,超声检查对于诊断单纯性阑尾炎有一定帮助,尤其适用于妊娠期女性等不宜进行X线检查的人群,且对儿童相对安全,无辐射。
CT检查:必要时可进行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情况等,但一般不作为首选,尤其是对于儿童等对辐射较为敏感的人群,需权衡利弊。
二、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单纯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可以清晰地观察阑尾及周围组织情况,准确切除阑尾。适用于大多数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但儿童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需根据其体重、身体状况等调整手术操作。
开腹阑尾切除术: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或不具备腹腔镜手术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开腹手术。手术操作相对直接,但创伤较腹腔镜手术大,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2.非手术治疗
抗感染治疗:对于病情较轻、暂不适合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可采用抗感染治疗。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通过静脉或口服给药来控制阑尾的炎症。但非手术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加重需及时改为手术治疗。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需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等调整药物剂量,并且要注意观察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术后护理与康复
1.一般护理
体位:术后患者如无特殊情况,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腹腔引流,减轻伤口疼痛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持体位舒适,避免剧烈翻动。
饮食:术后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恢复饮食。一般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后可先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通饮食。儿童患者在饮食过渡过程中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摄入,同时要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
2.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避免其搔抓伤口,防止伤口感染。
3.康复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发热、腹痛复发等情况。若出现异常,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儿童患者由于自我表达能力有限,更需要医护人员仔细观察其精神状态、腹部体征等变化。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单纯性阑尾炎在妊娠期较为常见,由于妊娠子宫的增大,阑尾位置会发生改变,诊断相对困难。治疗上需谨慎权衡手术与药物治疗的风险。一般来说,妊娠期单纯性阑尾炎多建议手术治疗,因为随着妊娠进展,阑尾炎症可能加重,对母婴健康均有影响。手术时要注意操作轻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2.老年患者:老年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机体功能衰退,对疼痛等刺激反应不敏感,病情变化往往较为隐匿。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全身状况,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抗感染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3.儿童患者:儿童单纯性阑尾炎病情发展相对较快,需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如儿童的免疫系统、肝脏解毒功能等与成人不同。非手术治疗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确保手术安全。同时,要加强对儿童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其恐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