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淋巴结疼会是癌吗
腋下淋巴结疼不一定是癌但需警惕,其原因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原因包括感染因素(细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恶性原因主要是癌转移,如乳腺癌等。可通过观察淋巴结特征、伴随症状及辅助检查判断是否为癌,不同人群腋下淋巴结疼有不同特点及应对方式,女性、男性、儿童及有基础病史人群需分别关注相应情况并及时处理。
一、腋下淋巴结疼不一定是癌,但需警惕
腋下淋巴结疼有多种可能原因,不一定是癌症所致。
(一)良性原因导致的腋下淋巴结疼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比如上肢、胸部等部位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像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细菌可经淋巴管蔓延至腋下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炎症反应,出现疼痛。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感染引发的淋巴结炎较为常见,此时淋巴结通常有红肿、疼痛等表现,一般经过抗感染治疗后可缓解。
病毒感染:例如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除了有发热、咽痛等症状外,也可能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疼痛。
2.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淋巴结,导致腋下淋巴结疼痛,这类疾病往往还伴有其他系统的症状,如面部红斑、关节疼痛等,通过自身抗体检测等可辅助诊断。
(二)恶性原因导致的腋下淋巴结疼-癌相关情况
1.乳腺癌:乳腺癌细胞可经淋巴途径转移至腋下淋巴结,当腋下淋巴结被肿瘤细胞侵犯时,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疼痛。有研究显示,约60%-70%的乳腺癌患者会出现腋下淋巴结转移,此时淋巴结质地硬、活动度差,可能与周围组织粘连。不过,并不是所有腋下淋巴结疼都是乳腺癌导致,其他如肺癌等恶性肿瘤也可能转移至腋下淋巴结引起疼痛,但相对乳腺癌来说,比例较低。
二、如何判断腋下淋巴结疼是否为癌
1.淋巴结特征观察
形态:癌转移导致的淋巴结通常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而良性原因引起的淋巴结一般边界清楚。例如,炎症性淋巴结多呈椭圆形,边界清晰;而癌转移的淋巴结形状往往不规整。
硬度:癌转移的淋巴结质地较硬,像石头一样,而良性淋巴结炎引起的淋巴结一般质地中等,有一定弹性。
活动度:癌转移的淋巴结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粘连,而良性淋巴结炎导致的淋巴结活动度相对较好,一般可以推动。
2.伴随症状
乳腺癌相关伴随症状:如果是乳腺癌转移至腋下淋巴结引起的疼痛,患者可能还伴有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症状。而良性原因导致的腋下淋巴结疼,一般不会有这些乳房局部的特殊表现。
其他恶性肿瘤相关伴随症状:如果是其他癌转移至腋下淋巴结,会有原发肿瘤相关的症状,比如肺癌转移的患者可能有咳嗽、咯血等症状,胃肠道肿瘤转移的患者可能有腹痛、便血等症状。
3.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腋下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结构等。癌转移的淋巴结超声表现往往有淋巴结皮质增厚、髓质消失等特征;而良性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多为淋巴结肿大,皮质增厚不明显,髓质存在。
病理活检:这是明确淋巴结性质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或手术切除腋下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若发现癌细胞,则可确诊为癌转移引起的淋巴结疼;若未发现癌细胞,则考虑为良性原因导致。
三、不同人群腋下淋巴结疼的特点及应对
1.女性人群
育龄女性:哺乳期女性出现腋下淋巴结疼需警惕乳腺炎,要注意保持乳头清洁,避免乳汁淤积,若疼痛伴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非哺乳期女性也要关注乳房情况,定期进行乳房自查,因为乳腺癌在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更需重视。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腋下淋巴结疼时,更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相对升高,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2.男性人群
男性腋下淋巴结疼相对少见,但也不能忽视,若出现要考虑是否有上肢、胸部等部位的感染,或者肺部等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排查。
3.儿童人群
儿童腋下淋巴结疼多考虑感染因素,如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由于儿童表达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是否有发热、皮疹等其他伴随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儿童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安全的处理方式。
4.有基础病史人群
有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出现腋下淋巴结疼,要高度怀疑肿瘤复发或转移,需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如影像学检查(CT、MRI等)和病理检查等,以明确腋下淋巴结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而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出现腋下淋巴结疼,要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的可能,需要在风湿免疫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