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心率过高怎么办
胎心监护心率过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胎儿活动、孕妇自身因素)和病理性因素(胎儿宫内缺氧、胎儿心血管系统异常)引起,应对措施包括一般处理(改变体位、吸氧治疗)和进一步检查评估(询问病史、超声检查、持续胎心监护监测),高龄孕妇、有妊娠期合并症孕妇及既往有不良妊娠史孕妇胎心监护心率过高时各有特殊注意事项,需综合多方面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一、胎心监护心率过高的可能原因及初步判断
(一)生理性因素
1.胎儿活动:胎儿在宫腔内活动时,心率可能暂时升高,这是常见的生理性情况。例如胎儿肢体运动等情况发生时,心率可出现短时间的增快,一般通过持续监护观察变化趋势来判断。不同孕周的胎儿活动特点不同,孕晚期胎儿活动相对更频繁,但活动引起的心率升高通常是短暂的。
2.孕妇自身因素:孕妇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胎心,如孕妇紧张、焦虑、运动后、进食、体温升高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孕妇自身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影响胎儿心率。比如孕妇剧烈运动后立即进行胎心监护,可能会出现胎心一过性升高。
(二)病理性因素
1.胎儿宫内缺氧:这是导致胎心过高较常见的病理性原因。胎盘功能不全、脐带绕颈、脐带脱垂、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缺氧,从而使胎心持续或间断性升高。例如脐带绕颈过紧时,会影响胎儿的血供,导致胎儿缺氧,胎心监测表现为心率过高。不同孕周胎儿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不同,孕晚期胎儿对缺氧的耐受储备相对更差。
2.胎儿心血管系统异常:胎儿自身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导致胎心异常升高。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需要进一步详细排查。
二、胎心监护心率过高的应对措施
(一)一般处理措施
1.改变孕妇体位:让孕妇采取左侧卧位,这样可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增加胎儿的氧供,有可能使胎心恢复正常。对于不同孕周的孕妇,左侧卧位的舒适度和对改善循环的效果可能略有差异,孕晚期子宫多呈右旋,左侧卧位能有效纠正子宫右旋,改善胎盘血供。
2.吸氧治疗:通过给孕妇吸氧,提高孕妇血氧含量,进而改善胎儿的血氧供应。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流量通常为2-3升/分钟。不同情况的孕妇吸氧时间和效果不同,对于轻度胎心过高的孕妇,短时间吸氧可能就有改善作用;而对于缺氧较严重的孕妇,可能需要延长吸氧时间并密切监测胎心变化。
(二)进一步检查评估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孕妇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胎盘功能进而影响胎心。同时询问孕妇此次孕期的情况,如有无阴道流血、流水等异常情况。不同基础疾病对胎心的影响机制不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导致胎盘血管痉挛,影响胎儿血供;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引起胎儿宫内高血糖环境,影响胎儿代谢等。
2.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检查了解胎儿的结构、羊水情况、脐带情况等。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胎儿的形态、胎盘位置、脐带附着情况等。例如超声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脐带绕颈及其缠绕程度,观察羊水指数判断羊水情况,羊水过少也可能导致胎儿缺氧进而引起胎心过高。不同孕周超声检查的侧重点和显示效果略有不同,孕中期超声更侧重于胎儿结构畸形排查,孕晚期则更关注胎盘、羊水、脐带等情况。
3.持续胎心监护监测:连续长时间监测胎心变化,观察胎心过高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以及与胎儿活动、孕妇自身情况等的关系。通过持续监护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胎心的动态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处理提供依据。
三、特殊人群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宫内发育异常等情况的风险相对较高。当高龄孕妇胎心监护出现心率过高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评估,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超声检查、更密切地监测胎儿情况,因为高龄孕妇的胎儿出现问题的概率相对增加,所以在处理上要更加积极全面地排查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二)有妊娠期合并症的孕妇
如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胎心监护心率过高时,除了按照一般情况进行处理外,还需要更加关注孕妇的血压、尿蛋白等情况,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变化可能会相互影响胎儿情况。要及时根据孕妇的整体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在处理胎心过高的同时控制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
(三)既往有不良妊娠史的孕妇
既往有过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等不良妊娠史的孕妇,此次胎心监护心率过高时,心理压力往往较大,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同时积极进行相关检查评估。要更加仔细地排查可能导致胎心过高的原因,因为这类孕妇再次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处理上要更加严谨和全面,密切监测胎心及胎儿宫内情况,必要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