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阴道出血与见红的区别
孕晚期阴道出血包括多种情况,有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早剥)、宫颈病变等原因,表现多样,对妊娠结局影响不同,需及时就医检查处理;见红是孕晚期即将分娩可靠征象,出血量少,见红后出现规律宫缩需就医准备分娩,单纯见红注意休息等,不同情况孕妇处理有别
一、定义与表现
1.孕晚期阴道出血:是指在妊娠晚期(妊娠28周及以后)出现的阴道流血现象,其出血来源可能是胎盘、宫颈等部位,出血量可多可少,表现为阴道流出鲜红、暗红或咖啡色等不同颜色的血液,可能呈点滴状、间歇性或大量涌出等不同形式。导致孕晚期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胎盘前置(包括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分为显性剥离、隐性剥离和混合性剥离),宫颈病变(如宫颈息肉、宫颈癌等)等。例如,完全性前置胎盘往往在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的反复阴道出血,出血量可随孕周增加而增多;胎盘早剥时孕妇多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等病史,除阴道出血外,常伴有腹痛,且腹痛程度与胎盘早剥的类型等有关。
2.见红:是孕晚期即将分娩的比较可靠的征象,一般是在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内,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而少量出血,与宫颈管内的黏液相混合呈淡血性黏液排出,出血量一般较少,颜色多为粉红色、暗红色或褐色。
二、出血原因机制差异
1.孕晚期阴道出血
胎盘因素:胎盘前置时,由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妊娠晚期子宫下段逐渐伸展,牵拉胎盘,导致胎盘剥离出血。胎盘早剥是因为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从附着处剥离,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病变、机械性因素(如外伤、外倒转术等)、宫腔内压力骤减(如双胎妊娠第一胎娩出过快等)等有关。
宫颈病变因素:宫颈息肉是由于宫颈局部黏膜增生形成的赘生物,表面血管丰富,在孕晚期受到刺激等可能发生出血;宫颈癌则是宫颈的恶性肿瘤,癌组织侵犯周围血管等,导致孕晚期出现阴道出血,其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等密切相关。
2.见红:主要是由于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同时混合宫颈管内的黏液,其机制是临近分娩时宫颈开始扩张,宫颈管逐渐缩短,宫颈内口周围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引起少量出血。
三、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不同
1.孕晚期阴道出血
胎盘前置:完全性前置胎盘出血量较多时可导致孕妇贫血,严重时可危及胎儿生命,如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等;部分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相对完全性前置胎盘出血情况可能稍轻,但也可能出现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
胎盘早剥:轻型胎盘早剥胎儿预后较好,但重型胎盘早剥胎儿死亡率较高,同时孕妇也可能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并发症,危及孕妇生命。
宫颈病变:宫颈息肉导致的出血一般对妊娠结局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是宫颈癌导致的出血,可能会影响分娩方式等,并且对胎儿和孕妇都有不良影响,如可能导致早产、胎儿感染等。
2.见红:见红是即将分娩的征兆,一般来说见红后短时间内就会发动宫缩进入分娩过程,对妊娠结局多为正常的分娩前奏,只要后续分娩过程顺利,对母婴影响较小。
四、处理及应对措施
1.孕晚期阴道出血
一旦出现孕晚期阴道出血,孕妇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明确胎盘位置、是否有胎盘早剥等)、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宫内情况)等。如果是胎盘前置导致的出血,需要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进行处理,如孕妇出血少、情况稳定,可采取期待疗法,密切监测孕妇生命体征、胎儿情况等;如果出血多,可能需要及时终止妊娠。对于胎盘早剥,一旦确诊,应及时终止妊娠,以挽救孕妇和胎儿生命。对于宫颈病变导致的出血,需要根据病变的性质等进行相应处理,如宫颈息肉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摘除等。
不同年龄的孕妇在处理孕晚期阴道出血时需考虑自身身体状况和胎儿情况,高龄孕妇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处理上更需谨慎。有高危生活方式的孕妇(如吸烟、酗酒等)在处理时要综合评估对母婴的影响。有既往病史的孕妇(如既往有胎盘前置病史等)再次出现孕晚期阴道出血时,处理需参考既往病史情况。
2.见红:孕妇出现见红后,应注意观察宫缩情况,如果出现规律宫缩(如每隔5-6分钟宫缩一次,每次持续30秒以上),应及时就医准备分娩。如果只是单纯见红,没有宫缩等其他临产表现,孕妇要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活动,但无需过于紧张,可适当做好入院待产的准备。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的孕妇,见红后都应按照正常的临产准备流程进行,但需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活动强度等,如有既往难产史等情况的孕妇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