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穿孔是怎么回事
急性阑尾炎穿孔是急性阑尾炎病情发展的严重阶段,阑尾因管腔梗阻、细菌感染等致阑尾壁坏死穿透,腔内物质进入腹腔引发腹膜炎。病因包括阑尾管腔梗阻、细菌感染及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等其他因素,儿童和老年人穿孔可能性相对较高。症状有腹痛、胃肠道和全身症状及相关体征。诊断依靠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为主,辅以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康复期需注意休息、饮食等并定期复查。
一、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定义
急性阑尾炎穿孔是急性阑尾炎病情发展的严重阶段,指阑尾因管腔梗阻、细菌感染等因素,炎症不断加重,导致阑尾壁坏死、穿透,阑尾腔内的细菌、脓性分泌物等进入腹腔,引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病理状态。
二、病因
1.阑尾管腔梗阻:这是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常见原因。阑尾管腔细长,开口狭小,容易被粪石、食物残渣、蛔虫等堵塞,导致管腔内压力升高,血运障碍,阑尾壁缺血、坏死,最终穿孔。
2.细菌感染:阑尾腔内存在大量细菌,当阑尾黏膜受损时,细菌容易侵入阑尾壁引发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厌氧菌等。
3.其他因素:如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阑尾先天性畸形、肠道疾病等,也可能增加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发生风险。年龄方面,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弱,穿孔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儿童阑尾壁薄,炎症发展迅速;老年人反应能力差,症状不典型,就诊时病情往往较重。生活方式上,长期饮食不规律、便秘等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增加阑尾管腔梗阻的机会。有腹部手术史、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发生阑尾穿孔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三、症状
1.腹痛:初期多为脐周或上腹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穿孔后,腹痛可加剧,范围扩大,可波及全腹。
2.胃肠道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
3.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神志不清等。
4.体征: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体征。穿孔后,全腹可出现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四、诊断
1.病史和症状: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腹痛情况、伴随症状等,结合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等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体格检查:通过触诊、叩诊等检查,了解腹部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体征,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存在感染。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也可能升高。
4.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肿大的阑尾,判断有无阑尾周围积液等情况。CT检查对诊断急性阑尾炎穿孔更准确,能清晰显示阑尾的形态、位置以及腹腔内的情况。
五、治疗
1.手术治疗:一旦确诊急性阑尾炎穿孔,通常需要紧急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是传统的手术方法,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急性阑尾炎穿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于病情复杂、腹腔粘连严重的患者可能不适用。
2.抗感染治疗:手术前后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类、甲硝唑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支持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促进身体恢复。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急性阑尾炎穿孔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快。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手术治疗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手术方案,减少对儿童身体的影响。术后要加强护理,避免伤口感染,鼓励孩子早期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术后要加强监测,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3.孕妇:孕妇患急性阑尾炎穿孔时,由于子宫增大,阑尾位置发生改变,诊断相对困难。手术治疗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妇产科和外科医生共同评估手术时机和方式。术后要密切观察胎儿的情况,加强保胎治疗。
七、预后
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一般预后较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肠粘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患者在康复期间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