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关节肿胀疼痛是怎么回事
双手关节肿胀疼痛的常见原因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不同疾病有不同发病机制、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鉴别要点在于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在关节受累对称性、晨僵等方面不同,痛风性关节炎与其他关节炎在疼痛特点、血尿酸等方面不同,出现双手关节肿胀疼痛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就医需注意相关事项。
一、常见原因
(一)类风湿关节炎
1.发病机制: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滑膜,导致滑膜炎症,进而出现双手关节肿胀疼痛,常呈对称性,多累及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占一定比例,携带某些基因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环境因素如感染等也可能诱发该病。
2.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30-50岁女性,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雌激素可能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环境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二)骨关节炎
1.发病机制: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并累及整个关节组织的常见关节疾病。双手小关节的骨关节炎多与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变,加上慢性损伤等因素,导致关节出现炎症反应,引起肿胀疼痛。一般认为,年龄是骨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加,关节软骨的代谢能力下降,磨损加剧。
2.年龄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的退变加速,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逐渐升高。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从事手部重复性劳动的人群,如纺织工人、钢琴演奏者等,手部关节磨损加重,易患骨关节炎。
(三)痛风性关节炎
1.发病机制: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当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双手关节时,可引发急性炎症,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疼痛较为剧烈,常呈刀割样。血尿酸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关键因素,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均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2.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发病风险增加。男性由于尿酸代谢特点等因素,患病率高于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酸代谢能力改变,发病风险上升。
3.生活方式影响:高嘌呤饮食是重要诱因,如长期大量食用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可使血尿酸水平迅速升高,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四)感染性关节炎
1.发病机制: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关节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侵袭关节,引起关节的炎症反应,导致肿胀疼痛。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通过血液传播或直接侵入关节,引发感染性关节炎。
2.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相对更容易发生感染性关节炎。儿童感染性关节炎可能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扩散至关节有关。
3.病史影响:有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病史的人群,感染病原体扩散至关节的风险增加。
二、鉴别要点
(一)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小关节受累,除肿胀疼痛外,常伴有晨僵,晨僵时间一般超过1小时,且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实验室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等。
2.骨关节炎:多为非对称性小关节受累,晨僵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病情进展相对缓慢,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表现。
(二)痛风性关节炎与其他关节炎
1.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呈“刀割样”,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关节液中可找到尿酸盐结晶。而其他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血尿酸一般正常。
2.感染性关节炎:有明确的感染病史,关节穿刺液检查可发现病原菌,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感染指标异常。
三、就医建议
1.出现双手关节肿胀疼痛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发病时间、疼痛特点、有无晨僵、既往病史等,还会进行体格检查,如检查关节肿胀程度、压痛情况等,同时可能会建议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类风湿因子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确病因。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出现双手关节肿胀疼痛时,家长应格外重视,因为儿童关节炎可能有特殊病因,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老年人出现双手关节肿胀疼痛时,要考虑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可能,就医时需详细告知医生既往健康状况、用药史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女性患者就医时需告知医生月经情况、生育史等,因为激素水平等因素可能与一些关节炎的发病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