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前置和前置胎盘的区别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等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即为前置胎盘,分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三种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特点,对妊娠及分娩有出血、感染风险及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风险增加等影响,诊断主要靠超声检查,处理有期待疗法(适用于特定孕妇)和终止妊娠(有相应指征且多采取剖宫产),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需个体化管理保障母婴安全。
一、概念定义
胎盘前置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前置胎盘是医学规范术语,两者所指是同一情况,即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二、类型及特点
(一)完全性前置胎盘
1.特点:又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这种类型出血时间较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即可出现反复、大量的阴道流血。
2.影响因素:对于有多次流产、刮宫史、剖宫产史等病史的女性,发生完全性前置胎盘的风险相对较高,年龄较大的女性也可能增加相关风险,因为多次宫腔操作会损伤子宫内膜,影响胎盘着床位置,而年龄增长可能伴随子宫局部微环境改变等因素。
(二)部分性前置胎盘
1.特点: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阴道流血时间及出血量介于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之间。
2.相关因素:同样与子宫内膜损伤等因素相关,比如有过宫腔手术史的女性,其发生部分性前置胎盘的概率会高于无相关病史者,生活方式方面若存在吸烟等不良习惯可能也会对胎盘着床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但具体机制还与子宫局部的血管、激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
(三)边缘性前置胎盘
1.特点: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到达宫颈内口,但未覆盖宫颈内口。阴道流血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相对较少。
2.关联因素:有子宫手术史的女性是高危人群,此外,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发生概率有所差异,一般随着年龄增加,发生边缘性前置胎盘的风险有上升趋势,可能与子宫的生理变化以及内膜状态改变等有关。
三、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
(一)对妊娠过程的影响
1.出血风险: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前置胎盘,在妊娠中晚期都可能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这会增加孕妇贫血的风险,对于胎儿来说,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情况。比如有研究表明,前置胎盘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概率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
2.感染风险:反复阴道流血容易引发宫腔内感染,因为血液是良好的培养基,细菌容易滋生,感染可能进一步影响母婴健康,对于孕妇可能导致盆腔炎等,对于胎儿可能引起宫内感染性疾病等。
(二)对分娩的影响
1.剖宫产率增加:由于前置胎盘胎盘位置特殊,阴道分娩时胎盘剥离可能导致大量出血,危及母婴生命,所以多数前置胎盘孕妇需要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而剖宫产本身又有相应的手术风险,如出血、感染、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
2.产后出血风险:剖宫产时,子宫下段收缩力较差,胎盘剥离后容易出现大出血情况,这对于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而且产后出血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后续并发症,如失血性休克等。
四、诊断方法
(一)超声检查
1.优势:是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方法,可清楚显示子宫壁、胎盘、胎先露部及宫颈的位置,并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确定前置胎盘的类型。一般在妊娠20周后通过超声检查即可初步判断胎盘位置情况,而且超声检查无创、方便,可多次进行监测。
2.不同孕周的意义:妊娠中期超声检查发现胎盘前置状态时,不要过早诊断为前置胎盘,因为随着妊娠进展,子宫下段形成,胎盘可能随子宫体上移而改变位置。到妊娠晚期再次超声检查才能最终明确前置胎盘的类型。
(二)磁共振成像(MRI)
1.适用情况:对于超声检查诊断不明确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时,可考虑行MRI检查,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胎盘与子宫肌层、宫颈等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前置胎盘的情况,但一般不作为首选的常规诊断方法。
五、处理原则
(一)期待疗法
1.适用人群: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存活、阴道流血量不多、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
2.具体措施:需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保持孕妇心态平静,避免各种刺激。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同时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进行超声监测胎盘位置变化,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等。若有贫血情况,适当纠正贫血。
(二)终止妊娠
1.指征:适用于孕妇反复大量阴道流血甚至休克者,无论胎儿成熟与否;胎龄达36周以上;胎儿成熟度检查提示胎儿肺成熟者等情况。
2.分娩方式:多采取剖宫产术,根据前置胎盘的类型、胎儿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剖宫产切口等,以尽量减少术中出血等风险。
总之,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需要重视其诊断和处理,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在临床表现、处理及预后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临床实践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管理,充分考虑孕妇及胎儿的情况,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