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在饮食规律上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食物选择上宜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及清淡易消化主食,忌食辛辣刺激性、油腻食物;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各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注意食物安全性和适宜性,老年要注重细软易消化及营养补充,女性经期、孕期或哺乳期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
一、饮食规律方面
1.定时定量进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应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每日尽量固定三餐的时间,例如早餐可安排在7-8点,午餐在11-12点,晚餐在18-19点左右,每餐进食量适中,避免过饥或过饱。规律的进餐有助于维持胃酸分泌的节律,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对于儿童患者,需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保证三餐定时,避免因玩耍等因素导致进餐不规律,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可能有所减退,更要注重定时定量,防止加重胃肠负担。
2.细嚼慢咽:进食时要充分咀嚼食物,一般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再下咽。细嚼慢咽可以使食物更好地被消化液消化,减轻胃的消化负担。比如,进食米饭时,充分咀嚼后能让米饭与唾液中的消化酶充分混合,利于后续在胃内的消化过程。对于幼儿患者,家长要引导其慢慢进食,不要催促,帮助其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减少对胃黏膜的机械性损伤风险。
二、食物选择方面
1.宜食的食物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肉、鸡肉、瘦牛肉等。鱼肉中的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其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对胃黏膜刺激较小。例如,清蒸鲈鱼是比较适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菜品,每周可适量食用2-3次。对于素食者,可选择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豆腐富含植物蛋白,且易于消化,豆浆加热后饮用,能为身体补充蛋白质。儿童患者可适当增加鱼肉、鸡蛋等优质蛋白的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但要注意烹饪方式清淡,避免油煎、油炸等油腻做法。老年患者也可选择上述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但要根据自身消化能力调整摄入量。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胡萝卜、苹果、香蕉等。菠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多种矿物质,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这些维生素有助于修复胃黏膜。苹果中的果胶等成分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每天吃1-2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选择水果时要注意血糖情况,可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低糖水果,如草莓等,并监测血糖变化。儿童患者吃蔬菜水果时要注意清洗干净,避免农药残留等问题,可将蔬菜水果制作成泥状或小块状方便食用。
清淡易消化的主食:可选择米粥、面条、馒头等。米粥熬煮软烂,容易消化,对胃的刺激小,如小米粥,小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作为早餐或加餐食用。面条也是不错的选择,煮软的面条易于消化,可搭配清淡的汤料。对于肥胖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主食可适当控制量,并选择粗粮与细粮搭配,如燕麦、玉米等粗粮与大米混合煮成的杂粮饭,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补充膳食纤维。
2.忌食的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胃炎症状。例如,过量食用辣椒后可能会出现胃痛、胃灼热等不适。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要尽量戒烟限酒,因为酒精也会直接损伤胃黏膜,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也会影响胃的正常功能。青少年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对胃肠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油腻食物:像油炸食品、肥肉等,这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的负担。例如,炸鸡、油条等油炸食品含有大量油脂,食用后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对于患有高血脂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更要严格限制油腻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血脂异常的同时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除了遵循上述一般饮食原则外,要特别注意食物的安全性和适宜性。避免给儿童食用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防止损伤胃黏膜。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可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合理安排饮食,如幼儿期要注意添加辅食的顺序和种类,逐步引入各种食物。
2.老年患者: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肠功能减退,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饮食上更要注重细软、易消化。可将食物加工得更精细,如将蔬菜切碎、肉类剁成肉末等。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适当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预防骨质疏松等老年常见疾病,因为胃炎可能影响营养的吸收,而老年人本身对营养的需求相对特殊。
3.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多寒凉性食物,如冷饮、生鱼片等,以免引起胃部不适或加重痛经症状。同时,女性在孕期或哺乳期如果患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饮食要更加谨慎,保证营养的同时要避免食用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不良影响的食物,需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