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胰腺炎的症状表现包括腹痛(多数有剧烈上腹部持续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机制与胰腺炎症刺激等有关)、恶心呕吐(常频繁呕吐胃内容物且呕吐后腹痛不缓解,与胃肠道受炎症刺激有关)、发热(多数中度发热少数高热,由胰腺炎症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体征表现有腹部体征(上腹部压痛程度与炎症相关、轻型腹肌紧张不明显重型明显、重型可出现反跳痛)和其他体征(少数有黄疸因胰腺炎症累及胆总管等、极少数有皮下瘀斑因胰腺坏死出血血性渗出液进入皮下),不同人群在症状体征表现上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胰腺炎的症状体征表现。
一、症状表现
(一)腹痛
1.特点:多数患者有剧烈上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刀割样痛或绞痛,程度较剧烈,可向腰背部放射,弯腰抱膝位可缓解疼痛,一般胃肠解痉剂难以缓解,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部分患者疼痛可累及全腹,发病后即可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晰,需仔细观察其行为表现,如哭闹不安、拒食等可能提示腹痛不适,女性患者在症状表现上与其他人群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主要依据腹痛的典型部位及性质来判断。
2.机制:主要是由于胰腺炎症刺激胰腺包膜上的神经末梢,以及炎症波及周围组织、腹膜等,导致疼痛产生,炎症还可能刺激腹腔神经丛,引起向腰背部的放射痛,生活方式方面,若既往有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诱发胰腺分泌过度,加重胰腺炎症,进而使腹痛更明显,有胆道疾病病史的患者,胆道结石等因素可能导致胰管梗阻,引发胰腺炎及腹痛。
(二)恶心、呕吐
1.表现:患者常伴有频繁恶心、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症状多不能缓解,儿童患者由于胃肠道功能相对脆弱,恶心、呕吐症状可能更为频繁,且容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需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女性患者在这方面与其他人群表现无本质不同,主要是胃肠道受炎症刺激后的反应,是胰腺炎症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之一,生活方式上,若近期有不洁饮食等情况,可能加重胃肠道的刺激,使恶心、呕吐症状加重,有消化系统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胰腺炎时更易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三)发热
1.程度与特点:多数患者有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发热一般是由于胰腺炎症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热时需警惕高热惊厥等并发症,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女性患者发热表现与其他人群无差异,生活方式方面,若本身有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发生胰腺炎时更易出现发热且不易控制,有感染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胰腺炎合并感染时发热可能更为明显。
二、体征表现
(一)腹部体征
1.压痛:上腹部有明显压痛,压痛程度与胰腺炎症程度相关,炎症较轻时压痛相对局限,炎症较重时压痛范围可能较广,儿童患者由于查体配合度差,压痛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女性患者腹部压痛表现无性别特异性,生活方式中若有长期饮酒等可能损伤胰腺的行为,会使胰腺炎症加重,压痛更明显,有腹部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发生胰腺炎时腹部压痛表现可能不典型,需仔细鉴别。
2.腹肌紧张:轻型胰腺炎时腹肌紧张可不明显,重型胰腺炎时可出现腹肌紧张,提示炎症可能波及腹膜,儿童患者腹肌紧张表现可能因年龄小而不典型,需谨慎判断,女性患者腹肌紧张表现与其他人群类似,生活方式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重胰腺损伤,使腹肌紧张等体征更明显,有腹腔感染病史等的患者,发生胰腺炎时腹肌紧张情况需与其他腹腔疾病鉴别。
3.反跳痛:重型胰腺炎时可出现反跳痛,是腹膜刺激征的表现之一,提示胰腺炎症累及腹膜,儿童患者反跳痛判断较困难,需结合其他体征及检查,女性患者反跳痛表现无特殊,生活方式中不良因素会加重胰腺炎症程度,使反跳痛等体征更显著,有腹部外伤史等病史的患者,发生胰腺炎时反跳痛需与外伤后腹部表现鉴别。
(二)其他体征
1.黄疸: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多为轻度或中度黄疸,是由于胰腺炎症累及胆总管,导致胆总管梗阻或Oddi括约肌痉挛,使胆汁排出受阻,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出现黄疸,儿童患者出现黄疸时需警惕其他肝胆系统合并疾病,女性患者黄疸表现与其他人群无异,生活方式上若有胆道寄生虫感染等情况,易引发胆总管梗阻,导致黄疸出现,有胆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胰腺炎时更易出现黄疸。
2.皮下瘀斑:极少数患者可出现Grey-Turner征(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皮肤出现蓝-绿色瘀斑)或Cullen征(脐周皮肤出现蓝色改变),是由于胰腺坏死出血,血性渗出液穿过腹膜、肌层进入皮下所致,儿童患者出现皮下瘀斑极为罕见,女性患者出现情况与其他人群相同,生活方式中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胰腺损伤严重时可能出现此类体征,有重症胰腺炎病史等的患者再次发病时更易出现皮下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