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脱水怎么办
拉肚子脱水需从判断脱水程度及补充水分、调整饮食、针对病因治疗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方面处理。轻中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急性期给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恢复期逐渐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感染性腹泻针对病原体治疗,非感染性腹泻针对病因处理;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判断脱水程度及补充水分
1.轻中度脱水:若拉肚子导致轻中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补液盐是比较推荐的选择,它能模拟人体电解质的组成,帮助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对于儿童,要按照说明书准确配制口服补液盐;成人也可按照相应比例饮用。一般来说,轻度脱水每公斤体重需补充50-100毫升口服补液盐,中度脱水每公斤体重需补充100-150毫升。可以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大量饮用引起呕吐。
2.重度脱水:当出现重度脱水症状时,如精神极度萎靡、眼窝深陷、无尿或尿量极少、皮肤弹性极差等,口服补液已无法满足需求,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静脉补液能快速、有效地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状况。在就医途中,可让患者少量饮用糖盐水(每500毫升水中加1-2克盐和适量糖)来暂时维持机体需要,但这只是过渡措施,最终还是要依靠静脉补液来解决重度脱水问题。
二、调整饮食
1.急性期饮食:拉肚子脱水时,胃肠道功能较弱,应适当调整饮食。急性期可暂时禁食4-6小时,但不禁水,之后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面汤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例如,油腻的油炸食品会延缓胃肠道排空,加重腹泻症状;辛辣食物会刺激肠道,使肠道蠕动加快,加重脱水和腹泻。
2.恢复期饮食:随着脱水情况的改善,可逐渐增加饮食的种类和量。恢复期可进食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羹、软面条、新鲜蔬菜泥(如胡萝卜泥、南瓜泥等)、水果汁(过滤后饮用,避免粗纤维刺激肠道)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食量和食物的复杂度,让胃肠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例如,开始时可以先喝少量的米汤,然后逐渐增加稀粥的量,再慢慢添加蔬菜泥等。
三、针对病因治疗
1.感染性腹泻:如果拉肚子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如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肠炎等,需要针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但需遵循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避免滥用抗生素。例如,对于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但要注意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儿童一般不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可选用头孢类抗生素等。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补液、调整饮食等,但有些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具有自限性,经过适当的对症处理后可自行恢复。
2.非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不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如果是饮食不当引起的,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果是食物过敏引起的,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可选用无乳糖或低乳糖的食品来替代普通乳制品。例如,乳糖不耐受的人群饮用普通牛奶后会出现腹泻加重的情况,此时可选择饮用舒化奶等低乳糖牛奶,或者食用奶酪、酸奶等经过发酵处理后乳糖含量较低的奶制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拉肚子脱水相对成人更危险,因为儿童的体液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脱水进展较快。在护理儿童拉肚子脱水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尿量、皮肤弹性等情况。如果儿童出现烦躁不安、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提示可能有脱水加重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儿童的口服补液盐配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补液效果。在饮食方面,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调整饮食,婴儿腹泻时如果是母乳喂养,可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要注意调整饮食;如果是人工喂养,可选用腹泻专用奶粉。
2.老年人:老年人拉肚子脱水需要特别关注,因为老年人的各器官功能衰退,对脱水的耐受能力较差。老年人拉肚子脱水时,要注意监测电解质情况,因为老年人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在补液时要缓慢进行,避免补液速度过快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老年人的饮食调整要更加谨慎,要选择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软米饭、蒸蛋、鱼肉等,但要注意避免食物过于油腻和刺激性。
3.孕妇:孕妇拉肚子脱水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所以要及时处理。孕妇拉肚子脱水时,补液要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液体,如生理盐水等。在病因治疗方面,要谨慎使用药物,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如果是感染性腹泻,要选用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同时,孕妇的饮食调整要保证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豆类、肉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等,但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