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窦性心动过速是什么意思
孕妇窦性心动过速是孕期出现的窦性心律频率超正常范围(>100次/分钟)的情况,生理因素有血容量变化、激素变化、心脏负担加重,病理因素有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其他疾病,临床表现为心率异常及伴随症状,诊断靠心电图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处理包括非药物干预(休息、调整体位)、针对病因治疗(如贫血补铁、甲亢遵医嘱治疗),孕妇出现时要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并定期产检。
一、定义
孕妇窦性心动过速是指孕妇在孕期出现的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正常范围(成人心率正常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钟,孕妇由于孕期生理变化,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指心率超过100次/分钟)。窦性心律是指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是正常的心律。
二、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
生理因素
血容量变化:孕期孕妇血容量逐渐增加,一般在孕32-34周达到高峰,较非孕期增加30%-50%。血容量的增加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脏需要更快地泵血来满足机体需求,从而导致心率加快,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例如,有研究显示,正常妊娠妇女在孕中晚期血容量增多,心脏排出量增加,心率可较非孕期增加10-15次/分钟,部分孕妇可能超过100次/分钟。
激素变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如孕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有一定的致热作用,可能会使基础体温轻度升高,而心率与体温有一定关联,体温每升高1℃,心率大约增加10次/分钟左右;同时,孕激素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导致心率加快。
心脏负担加重:随着孕周增加,子宫逐渐增大,向上压迫膈肌,使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心脏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脏的负担,引起心率加快。
病理因素
贫血:孕期孕妇容易发生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当孕妇发生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机体为了满足组织器官的氧供,会通过加快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从而导致窦性心动过速。例如,一项针对孕期贫血孕妇的研究发现,贫血组孕妇的心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孕妇。
甲状腺功能亢进:孕期如果孕妇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导致窦性心动过速。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作用是通过增强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敏感性来实现的,使得心脏兴奋,心率加快。
其他疾病:如孕妇合并发热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机体在感染等状态下会释放炎症介质,这些介质可以刺激心脏,导致心率加快;另外,孕妇合并心血管系统的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孕期心脏负担进一步加重,也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三、临床表现
心率异常:主要表现为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孕妇可能自觉心慌、心悸,自己可以触摸脉搏发现心跳加快。
伴随症状:部分孕妇可能伴有气短、乏力等症状。如果是由于贫血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还可能伴有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可能伴有多汗、手抖、消瘦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相关表现。
四、诊断方法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诊断窦性心动过速的主要方法。通过心电图可以明确心率的情况,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P波形态符合窦性心律的特点(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且心率超过100次/分钟。
相关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以判断孕妇是否存在贫血情况,通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来明确,如果血红蛋白降低,提示可能存在贫血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甲状腺激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的检测,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如果T3、T4升高,TSH降低,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
五、处理及注意事项
非药物干预
休息:孕妇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休息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助于缓解窦性心动过速的症状。例如,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白天也可以适当进行短时间的休息。
调整体位: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左侧卧位,左侧卧位可以减轻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对缓解窦性心动过速可能有一定帮助。
针对病因治疗
贫血的处理: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引起的,应适当补充铁剂,同时注意饮食中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等。但需注意,铁剂的补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盲目补充。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处理: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需要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等,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严格遵循专科医生的建议,孕妇自身不要随意用药。
特殊人群(孕妇)温馨提示
孕妇在孕期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时,不要过于紧张焦虑,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因为孕妇的情况关系到自身和胎儿的健康,所以必须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既满足自身孕期的营养需求,又避免因过度营养导致体重增长过快等问题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监测心率以及胎儿的情况,如通过胎心监护等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