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阑尾炎最重要的体征
阑尾炎相关的几种检查体征及试验方法,包括麦氏点压痛(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是阑尾体表投影,炎症时此处有压痛,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反跳痛(炎症波及壁层腹膜时出现,表明炎症较严重,不同人群表现受身体状况影响)、肌紧张(阑尾炎症刺激引起局部腹膜炎时腹壁肌肉反射性收缩所致,不同人群表现特点不同)、结肠充气试验(又称Rovsing征,间接检查阑尾炎症,肥胖、儿童、老人、孕妇、便秘患者等检查结果受影响)、腰大肌试验(患者左侧卧位右下肢向后过伸,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运动员、儿童、老人、生理期女性、腰椎疾病患者等检查受影响)、闭孔内肌试验(患者仰卧位右髋和右膝屈曲90°后右下肢被动向内旋转,阳性提示阑尾位置低,肥胖、儿童、老人、孕妇、髋关节疾病患者等检查受影响)。
一、麦氏点压痛
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是阑尾的体表投影位置。麦氏点压痛是诊断阑尾炎的重要体征之一。当阑尾发生炎症时,炎症刺激周围组织,会在麦氏点出现明显压痛。在检查时,医生用手指缓慢按压麦氏点,患者会感到疼痛。此体征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可能不准确,医生更要仔细检查麦氏点压痛情况。老年人可能对疼痛的敏感度降低,即使阑尾有炎症,麦氏点压痛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体征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女性在经期可能会有腹部不适,需注意与阑尾炎的麦氏点压痛相鉴别。生活中如果有不良饮食习惯,如经常暴饮暴食、过度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增加阑尾炎发生风险,出现麦氏点压痛要及时就医。
二、反跳痛
反跳痛是指在检查者手指深压病变部位后迅速抬起手指,患者感觉疼痛加剧的现象。当阑尾炎症波及到壁层腹膜时,会出现反跳痛。这表明炎症已经较为严重,阑尾可能出现化脓、坏疽或穿孔等情况。在检查反跳痛时,医生会缓慢深压腹部,然后突然抬手,观察患者的反应。儿童可能因为害怕检查而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医生需要耐心安抚。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腹壁肌肉松弛,反跳痛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女性在孕期,增大的子宫可能会影响反跳痛的检查准确性,需要谨慎操作。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可能因为腹腔粘连等情况影响反跳痛的判断。
三、肌紧张
肌紧张是指腹部肌肉出现的一种不自主的紧张状态。当阑尾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局部腹膜炎时,腹壁肌肉会反射性地收缩,导致肌紧张。一般来说,炎症越严重,肌紧张越明显。在检查时,医生可以通过触摸患者的腹部来感受肌肉的紧张程度。儿童的腹壁肌肉相对薄弱,肌紧张可能不如成人明显。老年人可能因为腹壁肌肉松弛,肌紧张的表现也可能不典型。女性在生理期可能会有腹部轻微的肌肉紧张,但程度较轻,与阑尾炎引起的肌紧张有区别。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腹部肌肉相对发达,可能会影响对肌紧张程度的判断,需要医生有丰富的经验。既往有腹部疾病史的患者,如慢性腹膜炎等,也可能出现类似肌紧张的表现,要注意鉴别。
四、结肠充气试验
结肠充气试验又称Rovsing征,是一种间接检查阑尾是否有炎症的方法。检查时,医生先用一手压住左下腹降结肠区,再用另一手反复按压近侧结肠部,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部位,如果引起右下腹疼痛,则为阳性。此试验阳性提示阑尾可能有炎症。对于肥胖患者,由于腹部脂肪层较厚,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儿童可能因为不理解检查过程而不配合,需要家长协助。老年人肠道功能可能较弱,结肠内气体分布可能异常,影响试验的准确性。女性在孕期,增大的子宫可能会改变肠道的位置和气体的传导,使试验结果不准确。有便秘习惯的患者,结肠内气体较多,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结果。
五、腰大肌试验
腰大肌试验是让患者左侧卧位,将右下肢向后过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可能位于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当阑尾炎症累及腰大肌时,此试验会出现阳性表现。对于运动员等经常进行腰部和下肢运动的人,腰大肌比较发达,可能会影响对疼痛的判断。儿童可能无法准确完成试验动作,需要医生进行适当的辅助。老年人由于关节活动度下降,可能难以完成右下肢向后过伸的动作,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检查方法。女性在生理期可能会有腰部和腹部的不适,要注意与腰大肌试验阳性结果相区分。有腰椎疾病的患者,可能因为腰部本身的病变而出现类似腰大肌试验阳性的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鉴别。
六、闭孔内肌试验
闭孔内肌试验是让患者仰卧位,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然后将右下肢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肌。该试验有助于判断阑尾的具体位置。肥胖患者可能因为腹部脂肪过多,影响对疼痛的感知和检查的准确性。儿童可能因为害怕或不理解而不配合检查,需要耐心引导。老年人关节活动能力差,可能无法准确完成右下肢向内旋转的动作。女性在孕期,身体的生理变化可能会影响闭孔内肌试验的结果。既往有髋关节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因为髋关节本身的病变而干扰试验结果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