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肩胛骨下方疼痛什么原因
背部肩胛骨下方疼痛的原因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相关、内脏疾病相关、外伤相关。肌肉骨骼系统相关有肌肉劳损(长期不良姿势等致肌肉紧张、代谢产物堆积引发,久坐办公室女性等易患)、筋膜炎(筋膜受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致炎症,中老年人等易患)、肩周炎累及(肩周炎蔓延致背部疼痛,50岁左右等高发)、颈椎病相关(颈椎病变致神经根受压引发放射性疼痛,长期低头等人群易患);内脏疾病相关有肺部疾病(肺炎、胸膜炎等致背部疼痛,免疫力低等人群易患)、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表现为背部疼痛,中老年等风险高);外伤相关有急性外伤(背部直接撞击致组织损伤,儿童等易患)、慢性损伤(长期反复微小损伤致慢性疼痛,中老年等易患)。
一、肌肉骨骼系统相关原因
(一)肌肉劳损
1.原因及机制: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伏案工作、弯腰驼背等,会使背部肩胛骨下方的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劳损。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时,身体前倾,肩部和背部肌肉过度收缩,容易引发该部位疼痛。研究表明,长期重复性动作会使肌肉内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久坐办公室的人群,尤其是女性,由于工作性质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更容易出现背部肩胛骨下方肌肉劳损。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弹性和韧性下降,也会增加肌肉劳损的风险。
(二)筋膜炎
1.原因及机制:背部肩胛骨下方的筋膜受到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炎症反应。寒冷刺激会使筋膜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代谢废物堆积引发炎症;慢性劳损则持续刺激筋膜,导致炎症持续存在。
2.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筋膜修复能力减弱,更易患筋膜炎。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筋膜的稳定性,增加患病风险。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筋膜承受的压力较大,也容易引发筋膜炎。
(三)肩周炎累及
1.原因及机制: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炎症可能蔓延至背部肩胛骨下方区域,引起疼痛。肩关节的病变会影响周围肌肉和筋膜的力学平衡,导致背部相关区域出现牵涉痛。
2.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50岁左右的人群(俗称“五十肩”)高发肩周炎,女性发病率相对略高。长期肩部活动过少或过度使用肩关节的人群,如运动员、伏案工作者等,患肩周炎的风险增加,进而可能累及背部肩胛骨下方区域。
(四)颈椎病相关
1.原因及机制: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神经根受压,可能引起背部肩胛骨下方的放射性疼痛。颈椎病变会影响神经传导,使得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疼痛症状。
2.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低头工作、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变的几率增加,更容易患颈椎病,从而出现背部肩胛骨下方疼痛。
二、内脏疾病相关原因
(一)肺部疾病
1.原因及机制:某些肺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等,可能引起背部肩胛骨下方疼痛。肺炎是肺部的炎症感染,炎症刺激胸膜,可通过神经反射导致背部相应区域疼痛;胸膜炎是胸膜的炎症,炎症累及胸膜时会引起胸部及背部放射性疼痛。
2.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更容易患肺部感染性疾病。长期吸烟的人群,肺部受损风险增加,患肺部疾病后出现背部疼痛的几率也相应提高。
(二)心脏疾病
1.原因及机制:部分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可能表现为背部肩胛骨下方疼痛。这是因为心脏病变产生的疼痛信号会通过神经传导,放射至背部相应区域。例如,心绞痛发作时,疼痛可能放射至肩背部。
2.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心脏疾病风险较高。男性在更年期后心脏疾病发病率逐渐接近女性,长期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增加心脏疾病发生风险,进而可能引发背部肩胛骨下方疼痛。
三、外伤相关原因
(一)急性外伤
1.原因及机制:背部受到直接撞击,如跌倒时背部着地、重物砸伤等,可能导致肩胛骨下方肌肉、骨骼等组织损伤,引起疼痛。外伤会造成局部组织的破坏,刺激神经引起疼痛。
2.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儿童活泼好动,在玩耍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外伤导致背部肩胛骨下方疼痛。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群,如建筑工人、运动员等,外伤风险较高。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若不注意安全防护,也可能因意外外伤出现该部位疼痛。
(二)慢性损伤
1.原因及机制:长期反复的微小损伤,如频繁弯腰搬重物等,会使背部肩胛骨下方组织逐渐受损,引发慢性疼痛。微小损伤不断积累,导致组织修复不完全,炎症持续存在。
2.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中老年人群由于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下降,在进行体力活动时更易出现慢性损伤。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慢性损伤的几率较高。长期不良的体力劳动姿势会进一步加重慢性损伤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