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做什么检查
高血压的相关检查包括血压测量(诊室、家庭、动态血压测量)、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的血常规、血生化及尿液检查的尿常规)、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肾脏超声、CT或MRI检查)及其他检查(动脉弹性功能检查、睡眠呼吸监测),各检查有不同适用人群及作用,可帮助诊断、评估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
一、血压测量
1.诊室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的常用方法,应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测量时患者需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采取坐位,上臂裸露并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袖带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重复测量2-3次,取平均值。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人群,诊室血压测量都适用,但要注意情绪紧张等因素可能影响测量结果,比如长期精神紧张的人群可能存在白大衣高血压情况,需进一步监测。
2.家庭血压监测:患者在家中自行测量血压,有助于评估血压的长期变异及降压治疗效果。一般建议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平均值。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生活方式不规律(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的人群,家庭血压监测能更全面了解自身血压情况,女性在妊娠期等特殊时期也可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来关注血压变化。
3.动态血压监测:可连续记录24小时内的血压变化,能更准确地评估血压的昼夜节律、血压波动情况等。适用于怀疑有白大衣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或低血压的患者。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波动较大的人群,动态血压监测能提供更详尽的血压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部分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伴有血常规的异常改变,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能出现红细胞增多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血常规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一般来说,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约(4.0-5.5)×1012/L,血红蛋白正常范围约120-160g/L;成年女性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约(3.5-5.0)×1012/L,血红蛋白正常范围约110-150g/L。
血生化:包括肾功能(如肌酐、尿素氮等)、血糖、血脂等检查。肾功能异常可能与高血压相互影响,如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通过检测肌酐等指标可评估肾功能情况;血糖升高会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监测血糖有助于了解患者的代谢状态;血脂异常也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伴随情况,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心血管健康。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长期高盐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应重视血生化检查。
2.尿液检查
尿常规:可检测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肾脏损害,常见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高血压情况;尿中出现红细胞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有损伤等情况。不同年龄段人群尿常规的正常参考值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尿蛋白定性应为阴性,尿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0-3个/高倍视野等。对于患有高血压且有肾脏相关症状或怀疑有继发性高血压的人群,尿常规检查很重要。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观察心室壁厚度、心室腔大小、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等,有助于判断高血压是否已经导致心脏损害,如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对于长期高血压患者,尤其是有胸痛、心悸等心脏相关症状的人群,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早期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超声心动图正常指标有一定差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2.肾脏超声: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情况,有助于发现肾脏实质性病变,如肾动脉狭窄、多囊肾等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肾脏疾病。对于怀疑有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肾脏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不同年龄人群肾脏的大小等正常指标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肾脏长约10-12cm,宽约5-6cm,厚约3-4cm。
3.CT或MRI检查:对于某些疑难的继发性高血压病例,如怀疑肾上腺肿瘤等情况,CT或MR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肾上腺等部位的病变情况,帮助明确病因。例如,肾上腺CT或MRI检查有助于发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肾上腺腺瘤等病变,但这类检查一般在其他初步检查提示有继发性高血压可能时才会进行。
四、其他检查
1.动脉弹性功能检查:如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血压指数等,可评估动脉的弹性和硬度,了解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程度。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病变,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动脉弹性功能正常指标有差异,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弹性会逐渐下降。
2.睡眠呼吸监测:对于怀疑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睡眠呼吸监测可明确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及严重程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肥胖、中老年男性等人群更容易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因此这类人群若合并高血压,需考虑进行睡眠呼吸监测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