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怎么确诊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需从多方面进行。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年龄性别因素、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如测血压、查体型、腹部血管杂音等;开展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电解质、肾功能、内分泌激素)和尿液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儿茶酚胺);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还有特殊检查,如肾动脉造影、睡眠呼吸监测,综合多方面评估以准确确诊继发性高血压
一、病史采集与一般检查
1.详细病史询问
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有一定差异。例如,年轻女性较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可能有内分泌相关疾病,像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而中老年人群中,肾动脉狭窄等血管性因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相对更需关注。要询问患者起病年龄、血压升高的具体情况,包括血压升高的时间、血压值的波动情况等。还需了解家族中是否有高血压或其他遗传性疾病的病史,因为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具有遗传倾向,如遗传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生活方式相关: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是否长期高盐饮食,高盐饮食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的诱因之一;了解患者的吸烟、饮酒情况,长期大量吸烟饮酒可能影响血压,也可能与某些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相关。同时,询问患者的职业情况,是否长期处于紧张、高压的工作环境中,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干扰内分泌等系统,影响血压。
既往病史:仔细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肾脏疾病史,如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肾脏疾病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是否有内分泌疾病史,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影响血压调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史,如主动脉缩窄等血管畸形疾病也可能引发继发性高血压。
2.一般体格检查
测量患者的血压,应在不同时间、不同体位多次测量,以准确评估血压水平。同时检查患者的体型,肥胖可能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相关。检查腹部是否有血管杂音,肾动脉狭窄时可在上腹部或背部听到血管杂音。检查四肢血压,若双侧上肢血压差异较大或四肢血压与正常情况不符,需考虑主动脉缩窄等血管病变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电解质:检测血钾水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常存在低血钾;检测血钠水平,某些内分泌疾病可能影响血钠浓度。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钠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
肾功能相关指标: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脏功能情况,肾脏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指标可能异常。
内分泌相关激素检测:如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用于排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等疾病;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如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以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的血压升高。
2.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肾脏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常规可能出现异常,如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可出现蛋白尿、红细胞等。
24小时尿儿茶酚胺测定:对于怀疑嗜铬细胞瘤的患者,检测24小时尿儿茶酚胺水平,嗜铬细胞瘤患者尿儿茶酚胺水平常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结构等,可发现肾脏实质性病变,如多囊肾、肾肿瘤等,也可用于评估肾动脉的情况,协助诊断肾动脉狭窄等疾病。
肾上腺超声:检查肾上腺的形态、大小,有助于发现肾上腺肿瘤等病变,如肾上腺皮质腺瘤等,这些病变可能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继发性高血压。
2.CT或MRI检查
腹部CT或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肾脏、肾上腺、肾动脉等部位的结构,对于诊断肾动脉狭窄、肾上腺肿瘤、主动脉缩窄等疾病有重要价值。例如,肾动脉狭窄时CT或MRI可发现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等;肾上腺肿瘤通过CT或MRI检查可明确其大小、位置等。
头部CT或MRI:对于怀疑嗜铬细胞瘤有颅内转移等情况的患者,可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了解颅内情况。
四、特殊检查
1.肾动脉造影
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通过将导管插入肾动脉,注入造影剂,可清晰显示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等。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肾动脉狭窄但其他检查不够明确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肾动脉造影检查。不过,该检查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如造影剂过敏、血管损伤等,但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的情况下,其诊断价值较高。
2.睡眠呼吸监测
对于怀疑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通过监测患者睡眠过程中的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由于睡眠中反复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特殊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才能准确确诊继发性高血压。在整个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因素对诊断的影响,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