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治疗
肝硬化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并发症治疗及肝移植。一般治疗中代偿期患者可参加轻体力工作,失代偿期需卧床休息,同时注意饮食热量、蛋白质、维生素摄入及钠水限制;病因治疗针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乙肝用恩替卡韦等,丙肝用DAA)和酒精性肝硬化需严格戒酒;并发症治疗中腹水可用利尿剂、腹腔穿刺放腹水并补白蛋白,肝性脑病需限制蛋白、用乳果糖及降氨药物;终末期肝硬化可考虑肝移植,术后需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并监测。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代偿期患者可参加轻体力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失代偿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休息可减少肝脏代谢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例如,长期卧床的失代偿期患者需注意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等并发症,这与年龄无关,所有失代偿期患者都需关注;对于儿童肝硬化患者,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肝脏功能的恢复,避免因活动过度加重肝脏损伤。
2.饮食:
热量:每日供给足够热量,一般为2000-2500千卡,以满足机体基础代谢需求,对于肥胖的肝硬化患者,需适当控制热量摄入以避免加重代谢负担;而消瘦的肝硬化患者则需保证足够热量摄入以维持体重和机体功能。
蛋白质:给予高蛋白质饮食,每日100-120克,有助于修复肝细胞,改善肝功能,但如有肝性脑病倾向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例如,儿童肝硬化患者在保证蛋白质摄入满足生长需求的同时,若出现肝性脑病前驱症状,需严格遵医嘱调整蛋白质摄入;女性肝硬化患者在蛋白质摄入方面需根据自身营养状况和肝功能情况合理安排,避免因蛋白质摄入不当加重肝脏负担。
维生素: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维生素可参与肝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对肝细胞修复和肝功能维持有重要作用,不同年龄、性别的肝硬化患者都需保证足够维生素摄入。
限制钠和水的摄入:有腹水的患者需限制钠摄入,每日钠摄入量应少于2克,水摄入量少于1000毫升左右,对于合并水肿的患者可能需更严格限制。老年肝硬化患者肾功能相对减退,在限制钠水摄入时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变化;妊娠期肝硬化患者限制钠水摄入需兼顾胎儿营养需求,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进行。
二、病因治疗
1.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
乙肝:若HBV-DNA阳性,符合抗病毒指征时可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抗病毒治疗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肝硬化进展。儿童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需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严格遵循儿童用药规范;女性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若有生育计划,需在医生评估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病毒药物。
丙肝:可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进行治疗,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等,DAA药物可有效清除丙肝病毒,改善肝脏功能,延缓肝硬化进程。不同年龄的丙肝肝硬化患者均可使用DAA药物,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等情况。
2.酒精性肝硬化:必须严格戒酒,酒精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戒酒可阻止酒精性肝硬化进一步恶化,促进肝细胞修复。对于长期大量饮酒的肝硬化患者,戒酒是关键治疗措施,无论年龄、性别,戒酒都需坚定决心,家人可给予支持帮助患者戒酒。
三、并发症治疗
1.腹水:
利尿剂:常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根据患者腹水情况调整剂量,螺内酯有抗醛固酮作用,呋塞米为排钾利尿剂,两者联合可减少电解质紊乱风险。老年肝硬化患者使用利尿剂时需密切监测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水平,因为老年患者电解质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妊娠期肝硬化患者使用利尿剂需特别谨慎,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应在医生严密监测下使用。
腹腔穿刺放腹水:对于大量腹水引起明显症状(如呼吸困难、腹胀难忍等)的患者可进行腹腔穿刺放腹水,放腹水后需补充白蛋白,一般每放1000毫升腹水补充8-10克白蛋白,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防止循环衰竭等并发症。儿童肝硬化患者进行腹腔穿刺放腹水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
2.肝性脑病:
减少肠道氨的产生和吸收:限制蛋白质摄入,口服乳果糖可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乳果糖还可促进肠道蠕动,使氨排出增多。对于肝性脑病患者,无论是何种病因导致的肝硬化引起的,都需注意蛋白质摄入的严格控制,儿童肝性脑病患者在控制蛋白质摄入时要保证其营养需求可通过其他途径补充;女性肝性脑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关注月经周期等情况对治疗的影响。
降氨药物:可使用谷氨酸钠、精氨酸等药物降低血氨,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监测患者肝肾功能等指标。
四、肝移植
对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肝移植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如Child-Pugh分级C级、合并难以纠正的并发症(如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等)的患者可考虑肝移植。肝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不同患者因个体差异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和剂量有所不同,同时需密切监测排斥反应等情况。特殊人群如儿童肝移植患者,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监测需更加精细,要充分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特点;老年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需加强术后护理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