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继发性高血压
通过病史采集(询问家族史、个人史、用药史)、体格检查(双侧上肢血压测量、腹部听诊、甲状腺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肾功能、电解质、内分泌激素;尿液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儿茶酚胺测定)、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肾脏、肾上腺;CT或MRI检查:肾动脉、肾上腺)和特殊检查(肾动脉造影、动态血压监测)等多方面综合评估来鉴别继发性高血压,需考虑患者多因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一、病史采集
1.家族史:询问家族中是否有高血压患者,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具有遗传倾向,如遗传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若家族中有相关病史,需高度警惕继发性高血压可能。对于有家族遗传背景的人群,在筛查继发性高血压时应更主动且细致。
2.个人史:了解患者是否有肾脏疾病史,如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肾脏疾病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长期的肾脏病变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对于有长期肾脏病史的患者,需重点排查继发性高血压。还需询问患者是否有内分泌疾病相关病史,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可通过影响激素水平来干扰血压的调节。
3.用药史:详细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服用过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如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等,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掩盖或引发继发性高血压。对于正在服用可能影响血压药物的患者,在鉴别继发性高血压时要考虑到药物因素的干扰。
二、体格检查
1.血压测量:双侧上肢血压测量,若双侧上肢血压差异超过正常范围(一般认为双侧上肢收缩压差异>20mmHg,舒张压差异>10mmHg),需考虑大动脉炎等可能导致血管狭窄的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正常血压范围不同,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判断血压是否异常。对于儿童,血压有其特定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女性在不同生理周期血压可能有一定波动。
2.腹部听诊: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若闻及腹部血管杂音,提示可能存在肾动脉狭窄等情况。肾动脉狭窄会导致肾脏血流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血压升高。在听诊时要注意环境安静,避免干扰因素影响听诊结果。
3.甲状腺检查:检查甲状腺大小、质地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伴有甲状腺肿大、质地偏软等表现,且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血压升高。对于有甲状腺相关异常表现的患者,需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以排查继发性高血压。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肾功能异常时,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提示可能存在肾脏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不同年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正常范围不同,儿童的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其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例如,儿童的血肌酐正常范围较成人低。
电解质检查:重点检测血钾水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常伴有低钾血症;嗜铬细胞瘤患者也可能出现血钾异常等情况。对于有低钾血症表现的患者,要考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内分泌激素检查: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关激素、儿茶酚胺、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异常升高常见于肾动脉狭窄等疾病;儿茶酚胺升高提示嗜铬细胞瘤可能;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2.尿液检查
尿常规:观察尿蛋白、红细胞等情况。肾脏疾病患者尿常规可出现尿蛋白阳性、红细胞增多等表现,提示肾脏病变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例如,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常规常可见蛋白尿、血尿等。
24小时尿儿茶酚胺测定:嗜铬细胞瘤患者24小时尿儿茶酚胺含量明显升高,有助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有助于发现肾脏占位性病变、多囊肾等情况。对于怀疑肾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肾脏超声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不同年龄患者肾脏超声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肾脏在超声下的形态和结构与成人有所不同,检查时需注意儿童的生理特点。
肾上腺超声:对肾上腺病变的筛查有一定帮助,如肾上腺腺瘤等,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常与肾上腺病变相关。
2.CT或MRI检查
肾动脉CT或MRI:可以清晰显示肾动脉的形态、有无狭窄等情况,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肾上腺CT或MRI:能够更精准地发现肾上腺的微小病变,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肾上腺占位等。
五、特殊检查
1.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通过将造影剂注入肾动脉,观察肾动脉的狭窄部位、程度等。但该检查为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2.动态血压监测:对于一些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24小时血压变化情况,有助于鉴别原发性高血压和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正常范围不同,儿童动态血压监测有其特定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特殊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来鉴别继发性高血压。在整个鉴别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以提高继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