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疼痛是怎么回事
心脏疼痛常见原因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病、主动脉夹层等,不同病因有相应的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相关因素;心脏疼痛伴随大汗、呼吸困难、头晕黑矇、恶心呕吐等有不同意义;出现心脏疼痛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吸氧,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前往医院就诊,有高危因素及特殊人群更需及时就医。
一、心脏疼痛的常见原因
1.冠心病:是引起心脏疼痛较为常见的原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时可引发心绞痛,典型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等部位,一般持续3-5分钟,常在劳累、情绪激动、饱食等情况下诱发。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情况。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加,老年人相对更易患冠心病出现心脏疼痛。
生活方式: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增加心脏疼痛由冠心病引起的风险。
病史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几率升高,更易出现心脏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多由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完全阻塞,心肌缺血坏死引起。疼痛程度较心绞痛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可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动态演变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升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
年龄性别:中老年人群更易发生心肌梗死,男性发病风险相对高于女性,但女性在绝经后发病风险也会明显上升。
生活方式:同样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如长期吸烟、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等会增加心肌梗死发生进而引起心脏疼痛的风险。
病史因素:有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显著增高,更易出现心脏疼痛且病情可能更严重。
3.心包炎:心包发生炎症时可出现心脏疼痛,疼痛可因呼吸、咳嗽或体位改变而加重,听诊可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T波改变等。感染(如病毒、细菌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引起心包炎。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均可发病,但某些特定病因引起的心包炎在不同年龄有差异,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心包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常见。
生活方式:一般生活方式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但自身免疫性相关的心包炎可能与个体免疫状态等有关,而免疫状态又受生活中一些因素间接影响。
病史因素: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人群更易发生心包炎导致心脏疼痛。
4.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可伴有心律失常,部分患者会出现心脏疼痛;肥厚型心肌病可因心肌肥厚导致心肌缺血出现心脏疼痛,多在运动时发作,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肌病的重要手段。
年龄性别:不同类型心肌病发病年龄有差异,扩张型心肌病各年龄均可发病,肥厚型心肌病有家族遗传倾向,多见于中青年。性别方面,某些类型心肌病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有一定遗传性别相关表现。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扩张型心肌病,从而引发心脏疼痛;而肥厚型心肌病多与遗传等因素相关,生活方式对其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整体心脏健康。
病史因素:有心肌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增高,更易出现心脏疼痛相关表现。
5.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较为凶险的疾病,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疼痛多为撕裂样剧痛,可放射至背部、腹部等部位,疼痛程度剧烈,常伴有血压异常,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年龄性别: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
生活方式:高血压控制不佳是主动脉夹层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主动脉夹层发生进而引起心脏疼痛的风险。
病史因素:有高血压病史、马方综合征等遗传病史的人群,主动脉夹层的发病风险明显升高,更易出现心脏疼痛等相关表现。
二、心脏疼痛的伴随症状及意义
1.伴随大汗:可见于心肌梗死、严重的心绞痛等情况,大汗是机体应激的表现,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心肌缺血缺氧情况明显。
2.伴随呼吸困难:若心脏疼痛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可能提示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导致心力衰竭,或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影响心脏功能等情况。
3.伴随头晕、黑矇:可能是心脏疼痛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引起,可见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情况。
4.伴随恶心、呕吐:心肌梗死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时较常见,可能与内脏神经反射有关。
三、心脏疼痛的紧急处理及就医建议
1.紧急处理:当出现心脏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原地休息。有条件者可吸氧。若怀疑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2.就医建议:一旦出现心脏疼痛,无论疼痛轻重,都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有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的人群,出现心脏疼痛更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出现心脏疼痛时,情况可能更为复杂,需更加谨慎对待,尽快就医以明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