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慢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常见疾病,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药物刺激、自身免疫等,临床表现有腹痛、消化不良等,诊断靠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治疗分一般、病因、对症治疗,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浅表性慢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指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病变部位常以胃窦部最为多见,有时也可累及胃体。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药物刺激、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
二、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Hp是引起浅表性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约半数以上的浅表性慢性胃炎患者存在Hp感染。Hp可通过其产生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胃酸,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同时其引发的炎症反应会持续破坏胃黏膜的防御屏障。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高盐饮食: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加患浅表性慢性胃炎的风险。例如,长期摄入过咸的食物,会使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受损,容易受到各种刺激因素的影响。
长期饮酒:酒精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增加,破坏胃黏膜的修复和防御机制,长期大量饮酒者患浅表性慢性胃炎的几率明显高于不饮酒者。
饮食不规律:如长期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等,会打乱胃的正常消化节律,影响胃黏膜的正常修复和分泌功能,从而易引发浅表性慢性胃炎。
3.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长期服用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黏膜修复的作用,其合成减少会导致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引发浅表性慢性胃炎。
4.自身免疫因素:少数浅表性慢性胃炎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患者体内可检测到针对胃黏膜壁细胞的自身抗体等,自身免疫反应会攻击胃黏膜组织,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
5.其他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的防御和修复功能逐渐下降,老年人患浅表性慢性胃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导致胃黏膜血液循环障碍,增加患浅表性慢性胃炎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腹痛:多为上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性,可在进食后加重或缓解,部分患者疼痛与饮食关系不明显。
消化不良症状:常见有饱胀感、嗳气、反酸、恶心等。例如,进食少量食物就感觉上腹部饱胀不适,或者经常出现打嗝、胃酸向上反流等情况。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2.体征:多数患者在体检时无明显阳性体征,部分患者上腹部可有轻压痛。
四、诊断方法
1.胃镜检查:是诊断浅表性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通过胃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色泽、有无糜烂、出血等情况,并可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炎症的程度和类型等。
2.幽门螺杆菌检测
尿素呼气试验:患者口服含有标记尿素的试剂,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标记尿素的分解产物来判断是否存在Hp感染,该方法无痛、无创,准确性较高。
血清学检测:检测血清中Hp抗体,但该方法不能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胃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在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可快速判断是否存在Hp感染。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调整饮食习惯:建议患者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以减轻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缓解精神压力:对于精神因素相关的患者,应注意调整心态,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改善胃肠道功能。
2.病因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如果检测发现有Hp感染,通常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等)联合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的四联疗法,但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当地耐药情况等综合决定,不过这里仅说明存在Hp感染时需要进行根除治疗这一原则。
3.对症治疗
缓解腹痛:如果患者有腹痛症状,可根据情况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缓解症状,但具体药物选择需遵循医嘱。
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对于有饱胀、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可使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多潘立酮等)等进行对症处理。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浅表性慢性胃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需更加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食物,如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在用药方面需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胃肠道刺激小的药物,且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标准,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患浅表性慢性胃炎时,由于其胃肠功能较弱,且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需更加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3.孕妇:孕妇患浅表性慢性胃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因为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一般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等,若必须用药,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
4.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于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的浅表性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与浅表性慢性胃炎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时需更加谨慎,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