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悸表现是什么
心悸是自觉心脏跳动不适感或心慌感,常见表现有心跳加快、缓慢、不齐,可由生理性因素(运动、情绪激动、饮酒喝咖啡浓茶等)和病理性因素(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其他系统疾病等)引起,需自我评估心悸发作情况,若频繁发作、伴严重症状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儿童出现心悸也应及时就诊。
一、心悸的定义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人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时,就可能出现心悸的表现。
二、心悸的常见表现
1.心跳加快
可表现为心跳明显增快,频率可能超过正常范围(成人正常窦性心律频率为60-100次/分钟),患者能清晰感觉到心脏跳动的速率变快,例如感觉心跳“咚咚咚”跳得很快,这种情况可见于多种原因,如运动后、情绪激动时可能出现生理性的心跳加快,而某些病理情况,像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刺激心脏,导致心跳持续增快。在儿童中,如果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也可能出现心跳加快的心悸表现,由于儿童的心脏功能相对较弱,心脏代偿能力有限,所以心跳加快可能会更明显地影响儿童的身体状况。
2.心跳缓慢
部分人会感觉到心跳缓慢,甚至有长时间的间歇感。例如,正常心率是60-100次/分钟,当心率低于60次/分钟时,就可能出现这种缓慢的感觉。一些运动员由于长期锻炼,心脏功能较好,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但如果是病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疾病引起,就需要引起重视。在老年人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传导系统可能会出现退变,更容易出现心跳缓慢相关的心悸表现,因为老年人的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对心率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
3.心跳不齐
能感觉到心跳节律不规则,出现早搏等情况时就会有这种表现。比如过早地出现一次心跳,然后有较长的间歇,患者会感觉心脏跳动“乱了节奏”。早搏可以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吸烟、饮酒、喝咖啡等都可能诱发早搏导致心悸。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存在心肌炎等疾病,也可能出现心跳不齐的心悸表现,儿童的心肌相对娇嫩,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脏节律的改变。
三、引起心悸的常见因素
1.生理性因素
运动:剧烈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心脏会加快跳动来满足需求,从而导致心悸。例如,进行1000米跑步后,很多人会感觉到心跳明显加快,出现心悸症状,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休息片刻后通常可缓解。
情绪激动: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强烈情绪状态时,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刺激心脏,引起心悸。比如在面临重要考试、重大比赛等情况时,很多人会出现心悸表现。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在学校受到较大的情绪刺激,如与同学发生冲突等,也可能出现情绪激动相关的心悸。
饮酒、喝咖啡、喝浓茶:酒精、咖啡因、茶碱等物质具有兴奋交感神经的作用,会使心跳加快,导致心悸。例如,大量饮用咖啡后,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心跳加速、心慌的感觉。在儿童中,由于他们的身体对这些物质的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所以即使少量饮用含有这些成分的饮品,也可能更容易出现心悸反应,因此要特别注意儿童应避免过量摄入这类饮品。
2.病理性因素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功能可能会出现代偿性的心跳变化,从而引起心悸。例如,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可能会感觉到心跳异常。
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脏的正常节律被打乱,会出现明显的心悸症状。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心跳节律完全不规则,患者会感觉心慌、心跳乱。
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代谢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跳加快、心悸。患者除了心悸外,还常伴有多汗、消瘦、手抖等症状。在儿童中,如果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身体发育迟缓等问题,所以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低血糖:血糖过低时,交感神经兴奋,也会出现心悸、手抖、出汗等症状。比如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不当或长时间未进食时可能发生低血糖,出现心悸表现。对于儿童来说,如果饮食不规律,也可能出现低血糖相关的心悸,尤其是一些患有先天性代谢疾病的儿童,更需要密切关注血糖情况。
其他系统疾病
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不足,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补偿组织器官的氧气供应,从而引起心悸。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常伴有心悸、乏力等症状。在孕妇中,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更容易出现贫血,进而导致心悸,此时需要注意孕妇的营养补充,保障胎儿和自身的健康。
四、心悸的评估与就医建议
1.自我评估
记录心悸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比如记录多久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发作时是否伴有胸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儿童,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儿童的表现,如是否有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情况,并准确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2.就医时机
如果心悸频繁发作,如一天内发作多次;或者心悸发作时伴有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严重症状;或者心悸持续不缓解,都需要及时就医。例如,心悸发作时同时伴有剧烈胸痛,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先兆,必须立即就医。对于儿童出现心悸症状,即使看起来症状不严重,但由于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快,也应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