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有Schatzker分型和AO/OTA分型。Schatzker分型包括外侧平台单纯劈裂骨折、外侧平台劈裂-压缩骨折、外侧平台单纯压缩骨折、内侧平台骨折、双髁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干骺端-骨干分离;AO/OTA分型基于解剖部位和骨折形态分为A、B、C三型,A型为关节外骨折,B型为部分关节内骨折,C型为完全关节内骨折,两种分型有助于医生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一、Schatzker分型
1.Ⅰ型:外侧平台单纯劈裂骨折
主要是由于膝关节外翻或内翻应力导致外侧平台发生单纯的劈裂,无明显压缩。此型骨折通常骨折块移位相对较小,关节面破坏较轻。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外侧平台有一个劈裂的骨折线,骨折块向外侧或其他方向移位不严重。其发生机制多与低能量创伤有关,比如平地滑倒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治疗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轻患者如果骨折块移位不明显,可考虑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等,但需密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而老年患者由于骨质情况等因素,可能更倾向于手术治疗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以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2.Ⅱ型:外侧平台劈裂-压缩骨折
该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类型,既有外侧平台的劈裂,又有不同程度的压缩。劈裂部分通常涉及关节面,压缩部分则是平台下方松质骨的压缩。其发生往往是中等能量创伤所致,比如高处坠落时膝关节处于一定角度着地等情况。在影像学上可以看到外侧平台有明显的劈裂线,同时关节面下方有压缩的表现。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策略差异较大。儿童患者由于骨骼的生长潜力,可能在骨折复位后通过保守治疗有较好的恢复,但需要密切随访骨骼的生长发育情况;成年患者则需要根据劈裂和压缩的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膝关节的稳定性。
3.Ⅲ型:外侧平台单纯压缩骨折
主要是膝关节受到轴向压缩应力导致外侧平台单纯的压缩,无明显劈裂。常见于高处坠落足跟着地等情况,能量传递到膝关节导致外侧平台松质骨压缩。影像学上表现为外侧平台关节面下方松质骨的压缩,关节面可能有轻度塌陷。对于老年患者,由于骨质本身较疏松,这种压缩骨折相对常见,治疗上需要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和关节功能恢复需求。如果压缩程度较轻,可尝试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康复训练等;但如果压缩程度较重,影响关节面平整,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来恢复关节面的高度。年轻患者如果出现这种骨折,由于其骨质质量较好,可能更积极地考虑手术治疗以恢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4.Ⅳ型:内侧平台骨折
内侧平台骨折相对外侧平台骨折较少见,多由内翻应力引起。根据骨折的不同表现又可细分,其骨折类型多样,包括单纯劈裂、劈裂-压缩等。内侧平台骨折的治疗较为复杂,因为内侧有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结构邻近。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在治疗上并没有绝对的差异,但女性患者可能由于自身身体结构等因素,在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心理调节等方面。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血糖的控制,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在影像学上,内侧平台骨折可以看到内侧平台有骨折线,根据具体类型有不同的表现。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骨折的类型、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等因素,如单纯劈裂的内侧平台骨折,如果移位不明显,可考虑保守治疗,而如果移位明显则需要手术治疗。
5.Ⅴ型:双髁骨折(外侧平台和内侧平台均有骨折)
此型是由于高能量创伤导致内外侧平台同时骨折,膝关节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发生机制通常是严重的暴力损伤,如车祸伤等。影像学上可见内外侧平台均有骨折线,骨折块移位明显,关节面破坏严重。对于这类骨折,治疗难度较大,需要多学科协作。不同年龄的患者预后差异较大,年轻患者可能通过手术能够较好地恢复关节结构和功能,但康复时间较长;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等因素,术后恢复可能较慢,并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骨折愈合情况,同时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心脏病等,需要特别注意围手术期的管理。
6.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干骺端-骨干分离
该型是胫骨平台骨折同时伴有干骺端与骨干的分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骨折类型,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影像学上表现为胫骨平台骨折的同时,干骺端与骨干有明显的分离线。这种骨折类型对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正常结构破坏极大,治疗上需要复杂的手术操作来恢复骨骼的连续性和关节的正常结构。对于不同性别的患者,在手术耐受性等方面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治疗原则是恢复关节面平整和骨骼的稳定性。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这种骨折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考虑到对生长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二、AO/OTA分型
AO/OTA分型是基于骨折的解剖部位、骨折形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类。它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A、B、C三型大类,其中A型为关节外骨折,B型为部分关节内骨折,C型为完全关节内骨折。这种分型系统能够更细致地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分类,有助于医生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例如,在A型关节外骨折中,又根据不同的骨折部位和形态进一步细分,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也有其各自的特点,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则涵盖了多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情况。不同类型的骨折在治疗策略上有明显差异,通过AO/OTA分型可以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骨折的特征,从而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等,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