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出血是怎么回事
前置胎盘是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等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的情况,其出血多在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原因包括子宫下段伸展、胎盘位置异常,表现为无痛性阴道出血及对母胎有不良影响,诊断靠超声等检查,处理有期待疗法和终止妊娠(剖宫产、阴道分娩),不同人群如年龄、病史等有相关注意事项,年轻与高龄孕妇处理有别,生活方式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等。
一、前置胎盘出血的定义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盘出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产科并发症。
二、前置胎盘出血的原因
(一)子宫下段伸展
妊娠中晚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形成子宫下段,而胎盘不能相应伸展,导致胎盘与子宫下段错位分离,引起出血。随着妊娠进展,子宫下段不断拉长,这种错位分离的情况可能反复发生,从而导致反复出血。
(二)胎盘位置异常
胎盘覆盖宫颈内口的面积越大,前置胎盘出血的风险越高。完全性前置胎盘(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出血时间较早,出血量往往较多;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出血情况介于完全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之间;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到达宫颈内口但未覆盖,出血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相对较少。
三、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表现
(一)无痛性阴道出血
这是前置胎盘出血的典型表现,孕妇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出血,一般没有腹痛等前驱症状,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伴有轻微腹痛。出血的时间、出血量及反复出血的次数与前置胎盘的类型密切相关。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较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且出血频繁,量较多;边缘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较晚,多在妊娠37-40周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部分性前置胎盘的出血情况则介于两者之间。
(二)出血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大量出血时可导致孕妇出现贫血、休克等情况,严重威胁孕妇的生命安全。对胎儿而言,出血可导致胎儿缺氧、生长受限、早产等不良后果,早产的胎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可能面临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新生儿并发症风险。
四、前置胎盘出血的诊断方法
(一)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方法。通过B型超声检查可以清楚地看到胎盘与子宫颈内口的关系,明确前置胎盘的类型。一般在妊娠28周后进行超声检查来确定胎盘位置。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距离,对于诊断前置胎盘及其类型具有重要价值。
(二)磁共振成像(MRI)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超声检查结果不明确时,可考虑进行MRI检查。MRI对于胎盘定位的准确性较高,但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
五、前置胎盘出血的处理原则
(一)期待疗法
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存活、阴道出血量少的孕妇。应住院卧床休息,保持心态平静,尽量减少活动。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包括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阴道出血量、胎心监护等。同时,给予抑制宫缩的药物(如利托君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临床规范),促进胎儿肺成熟(如地塞米松等促胎肺成熟药物,根据孕周使用),以提高胎儿的存活率。
(二)终止妊娠
1.剖宫产:是处理前置胎盘出血的主要手段。适用于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以及边缘性前置胎盘但出血量大、胎儿窘迫等情况。剖宫产可以迅速娩出胎儿,及时终止妊娠,挽救孕妇和胎儿的生命。
2.阴道分娩:适用于边缘性前置胎盘、胎儿为头位、阴道出血少、估计在短时间内可结束分娩者。但在分娩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和出血情况,一旦出现出血增多或胎儿窘迫等情况,应立即改行剖宫产。
六、不同人群(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注意事项
(一)孕妇年龄因素
年轻孕妇(如20-30岁左右):相对来说身体状况较好,对出血的耐受性可能相对较好,但仍需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情况,积极配合治疗。由于年龄较轻,胎儿的生长潜力相对较大,但也不能忽视前置胎盘出血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如早产等。
高龄孕妇(如>35岁):本身合并其他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前置胎盘出血时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高龄孕妇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包括更频繁的超声检查、胎心监护等,在处理上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充分评估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后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
(二)性别相关
前置胎盘出血是产科常见情况,与性别无关,主要与胎盘的位置等因素相关。但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关注孕妇的整体身心状态,无论男女孕妇,都需要给予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病情。
(三)生活方式因素
对于有前置胎盘出血的孕妇,应避免剧烈运动、性生活等,保持充足的休息。过度劳累或剧烈活动可能会加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增多。同时,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而增加腹压,从而诱发或加重出血。
在饮食方面,应加强营养,补充富含铁、蛋白质等的食物,以纠正可能存在的贫血情况,例如多吃瘦肉、蛋类、绿叶蔬菜等,但具体饮食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孕妇个体情况制定。
(四)病史因素
有多次流产史、刮宫史等子宫手术史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相对较高,在妊娠过程中出现前置胎盘出血的概率也更大。这类孕妇在孕期需要更加密切的产检,及时发现前置胎盘情况,并做好出血的预防和处理准备。
有妊娠期高血压等其他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前置胎盘出血时病情可能更加复杂,需要综合评估孕妇的全身情况,在处理前置胎盘出血的同时,也要积极控制其他妊娠合并症,以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