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遗症是什么
骨折后遗症是骨折治疗后遗留的问题,包括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肌肉萎缩等类型,各有不同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可通过早期正确治疗、合理康复锻炼、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出现后可根据不同后遗症类型进行相应应对,如关节僵硬需康复训练,创伤性关节炎要减少活动等。
常见的骨折后遗症类型及相关情况
关节僵硬
发生机制:骨折后由于长时间固定,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挛缩等改变,导致关节活动受限。例如,上肢骨折后若固定时间过长,肩关节可能出现僵硬,影响手臂的上举、外展等活动。这与骨折后患者缺乏早期适当的功能锻炼密切相关,不同年龄的患者恢复能力不同,儿童的关节活动度恢复相对较好,但如果固定时间过长也可能出现问题;成年人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关节僵硬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儿童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恢复相对较容易,但如果固定不合理也可能阻碍恢复;性别差异相对不明显,但女性可能在心理上对美观等因素更敏感,若关节僵硬影响外观可能带来更大心理压力;生活方式上,受伤前活动量较大的患者,骨折后更容易出现关节僵硬,因为其对关节活动度的需求更高;病史方面,有既往关节疾病的患者,骨折后发生关节僵硬的风险可能增加。
创伤性关节炎
发生机制:骨折导致关节面不平整,在日后的关节活动中,关节软骨受到异常磨损,引起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比如,下肢骨折累及膝关节关节面,后期容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这与骨折复位的质量密切相关,复位不良会直接导致关节面不平整,不同类型的骨折复位要求不同,例如关节内骨折要求解剖复位,否则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会显著升高。
影响因素:年龄上,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发生累及关节的骨折,后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可能与生长发育过程中关节的适应和重塑有关;性别差异不大,但女性在一些需要关节美观和功能的职业中可能更受影响;生活方式中,受伤后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过度活动关节,会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病史方面,本身有关节退变基础的患者,骨折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性更高。
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发生机制:骨折后骨折端未能按时达到临床愈合标准。不愈合是指骨折经过治疗后,超过一般愈合时间(通常为9-12个月)仍未愈合;延迟愈合则是愈合时间超过正常范围但最终仍能愈合。其原因可能包括骨折端血供受损、感染、固定不牢固等。例如,长骨骨折后,如果骨折端血供破坏严重,就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影响因素:年龄对其有影响,儿童骨折后自身修复能力较强,相对成人更不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但如果是严重的骨折且儿童营养状况不佳等也可能导致;性别差异不突出;生活方式中,吸烟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供,从而增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风险,受伤后过度饮酒也可能对骨折愈合产生不良影响;病史方面,有糖尿病等影响血管和代谢的疾病的患者,骨折愈合会受到影响,发生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可能性增加。
肌肉萎缩
发生机制:骨折后由于肢体活动减少,肌肉废用性萎缩。肌肉体积变小、力量减弱,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比如,下肢骨折后长时间卧床,腿部肌肉会出现明显萎缩。
影响因素:年龄上,儿童肌肉萎缩后恢复相对较快,但如果萎缩时间过长也会影响后续生长发育;成年人肌肉萎缩后恢复相对较慢;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受伤后缺乏有效的康复锻炼是导致肌肉萎缩的重要原因,活动量少会加速肌肉萎缩的进程;病史方面,本身有肌肉疾病的患者,骨折后肌肉萎缩可能更严重。
骨折后遗症的预防及应对
预防措施
早期正确治疗:对于骨折要进行准确的复位、牢固的固定,例如关节内骨折要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如钢板内固定等,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早期合理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早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根据骨折的部位和愈合阶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例如,骨折后1-2周可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随着骨折愈合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的锻炼等。不同年龄患者的康复锻炼强度和方式有所不同,儿童康复锻炼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疲劳;成年人则可以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强度。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均衡营养,对于骨折愈合和预防后遗症有重要意义。比如,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骨折愈合和维持肌肉等组织的健康。
后遗症出现后的应对
关节僵硬:如果出现关节僵硬,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持续的康复训练,包括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可能需要借助康复器械辅助训练,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暴力活动导致再次损伤。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可以在家长协助下进行温和的康复训练,成年人则可以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但要注意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
创伤性关节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后,首先要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活动,可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等。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热敷、冷敷、理疗等缓解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来改善关节功能。不同年龄患者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儿童)或身体整体状况等因素。
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如果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需要进一步评估原因,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如进行植骨手术等,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可能需要更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案,考虑其生长发育对后续影响;成年人则根据具体病情制定相应治疗计划。
肌肉萎缩:对于肌肉萎缩,要加强康复锻炼,包括力量训练等。可以进行抗阻训练等逐步增加肌肉力量,同时要保证营养供应。不同年龄患者的肌肉训练要符合其生理特点,儿童以促进肌肉正常发育的训练为主,成年人则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功能恢复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