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怎么回事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磨损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可累及多关节,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等表现,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有非药物、药物等方法,预防要避免关节过度使用、注意保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关节健康。
一、骨关节炎的定义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磨损以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也被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等。它可累及全身多个关节,其中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等较为常见。
二、发病原因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会逐渐发生退变。一般来说,30-40岁时关节软骨开始出现轻度磨损,50岁以上人群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关节软骨的新陈代谢能力下降,软骨细胞合成蛋白聚糖等软骨基质的能力减弱,而降解软骨基质的酶活性相对增强,导致软骨逐渐磨损、变薄。
(二)性别因素
在绝经前,女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相对低于男性,但绝经后,女性患骨关节炎的风险逐渐升高,尤其是膝关节骨关节炎。这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雌激素对维持关节软骨的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影响了关节软骨的代谢和稳定性。
(三)生活方式因素
1.关节过度使用: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进行高强度运动(如长跑、登山等)的人群,关节软骨受到的磨损增加,更容易患上骨关节炎。例如,长期跑步的人膝关节软骨磨损明显快于普通人,因为跑步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反复的屈伸动作会加速软骨的退变。
2.肥胖: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尤其是下肢关节。过多的体重会使膝关节、髋关节等承受更大的压力,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和骨质增生的发生。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患骨关节炎的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出数倍。
(四)病史因素
既往有关节损伤史的人,如曾有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在损伤修复后,关节的力学环境发生改变,容易导致关节软骨的异常磨损,进而引发骨关节炎。例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软骨承受的应力分布不均,长期下去会导致软骨退变和骨关节炎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
(一)关节疼痛
疼痛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早期疼痛往往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变为持续性,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表现为隐痛、胀痛,有的则为刺痛。例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上下楼梯、长时间行走后疼痛明显加重。
(二)关节肿胀
关节肿胀可能是由于关节腔积液、滑膜炎症等原因引起。当关节受到炎症刺激时,滑膜会分泌过多的滑液,导致关节肿胀,同时可能伴有局部温度升高。
(三)关节活动受限
由于关节疼痛、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原因,患者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表现为关节屈伸不利、活动范围减小,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下蹲等动作困难。例如,手指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握力下降,难以完成精细的手部动作。
(四)关节畸形
在疾病晚期,骨关节炎可能导致关节畸形。例如,膝关节骨关节炎可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手指关节骨关节炎可出现手指的屈曲或变形等。
四、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关节是否有肿胀、畸形、压痛等情况,检查关节的活动范围等。例如,检查膝关节时会按压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半月板等部位,判断是否有损伤或炎症。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是诊断骨关节炎常用的影像学方法。X线片可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典型表现。通过X线片可以初步判断关节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于早期软骨病变、滑膜炎症等情况的诊断比X线更敏感。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的病变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骨关节炎。
五、治疗与预防
(一)非药物治疗
1.减轻体重:对于肥胖患者,减轻体重可以明显减轻关节的负担,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一般建议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实现。
2.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减轻关节疼痛。例如,游泳是一种对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适合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游泳时关节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可以减轻体重对关节的压力,同时锻炼了关节周围的肌肉;还有散步等低强度的运动也有助于维持关节的功能。
3.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冷敷适用于急性炎症期的关节肿胀疼痛;按摩和针灸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作用。
(二)药物治疗
虽然前文规定不涉及具体药物服用指导,但可提及常用药物类型,如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等,但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剂量等服用指导。
(三)预防措施
1.避免关节过度使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进行过度劳累的关节活动。例如,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后要适当活动关节,避免久坐久站。
2.注意关节保暖:寒冷刺激可能会加重关节疼痛和炎症,尤其是在季节变化时,要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受凉。
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有助于维持骨骼和关节的健康;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预防骨关节炎的发生。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关节退变本身就较为明显,更要注意避免关节的过度使用,适度运动,注意保暖;对于肥胖的女性绝经后人群,除了积极减肥外,要更加关注关节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关节检查;对于有既往关节损伤史的人群,在康复后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再次受伤,定期随访,监测关节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