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胃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由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幽门螺杆菌感染、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等因素致溃疡侵蚀血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曲张静脉壁薄破裂,与长期酗酒、患病毒性肝炎等致肝硬化相关)、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应激状态、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大量饮酒等致胃黏膜急性损伤出血,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不良生活方式是诱因)、胃癌(组织生长坏死侵蚀血管、破坏胃黏膜致出血,好发中老年男性,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增加发病风险)、血管畸形(血管结构异常致破裂出血,各年龄段无明显性别差异,一般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小)、其他少见原因如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剧烈呕吐致贲门黏膜撕裂出血)、胃间质瘤(肿瘤坏死溃疡侵犯血管出血,与遗传等因素相关),不同原因在不同人群发生情况不同,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早期识别预防胃出血。
一、胃出血的常见原因
1.消化性溃疡:
发病机制: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引起胃出血的原因。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关键,当溃疡侵蚀到胃或十二指肠的血管时,就会导致出血。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约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感染后破坏了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修复机制,使得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袭作用相对增强,进而形成溃疡并可能导致出血。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一般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压力等因素有关,比如男性可能更多从事高强度工作,精神压力相对较大等,增加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风险。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概率,从而增加胃出血风险。吸烟可影响胃十二指肠黏膜血液循环,降低黏膜抵抗力;饮酒会直接损伤胃黏膜,还能促进胃酸分泌;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环氧合酶-1,减少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削弱黏膜的保护作用。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发病机制:主要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正常情况下,门静脉系统与腔静脉系统之间有交通支,当门静脉高压时,原本细小的交通支扩张,食管胃底的静脉丛变得迂曲扩张,这些曲张的静脉壁薄,容易破裂出血。例如,肝硬化导致肝内血管阻力增加,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高,进而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有长期肝病病史的人群,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肝硬化的发生可能与男性长期饮酒等因素相关,比如长期大量饮酒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进而增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酗酒、患有病毒性肝炎等是导致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从而增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性。长期酗酒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引起酒精性肝病,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病毒持续感染会引起肝脏炎症坏死,逐步进展为肝硬化。
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发病机制:多种因素可引起胃黏膜急性损伤,导致胃黏膜糜烂和出血。常见因素有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等应激状态,此时机体处于应激反应,会导致胃黏膜微循环障碍、黏液分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不足等,从而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另外,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大量饮酒等也可直接损伤胃黏膜,破坏黏膜屏障,引起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对于有严重创伤、大手术等情况的患者,不同年龄的耐受和应激反应不同,比如老年人应激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发生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并胃出血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大量饮酒、长期不合理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重要诱因,大量饮酒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和损伤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黏膜屏障的破坏,都容易引发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导致胃出血。
4.胃癌:
发病机制:胃癌组织生长迅速,血供相对不足,容易发生坏死脱落,侵蚀周围血管而引起出血。另外,胃癌导致胃黏膜破坏,也会引起出血症状。例如,胃癌细胞浸润胃壁血管,使血管破裂出血。
年龄性别因素:胃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习惯、职业暴露等因素有关,比如男性可能更多接触一些可能致癌的物质,或者有不良的饮食习惯等。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进而增加胃出血的可能性。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吸烟中的有害物质和酗酒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长期作用下容易引发胃癌并导致胃出血。
5.血管畸形:
发病机制:胃内的血管畸形包括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等情况,血管结构异常导致其容易破裂出血。例如,动静脉畸形等血管结构异常,血管壁薄弱,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容易破裂出血。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出现,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的血管畸形发现概率可能不同,比如老年人可能因血管老化等因素相对更易出现一些血管结构的异常情况。
生活方式影响:一般生活方式对血管畸形导致胃出血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一些可能导致血管损伤的因素,如外伤等,可能会诱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但这不属于常见的主要生活方式相关因素。
6.其他少见原因: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多发生于剧烈呕吐后,由于剧烈呕吐导致腹内压和胃内压急剧升高,造成贲门黏膜撕裂,引起出血。常见于频繁剧烈呕吐的人群,如酗酒者剧烈呕吐后、患有肠梗阻等导致频繁呕吐的患者等。
胃间质瘤:胃间质瘤是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发生坏死、溃疡,侵犯周围血管引起出血。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等有一定关系,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与胃间质瘤的发生相关,但具体机制还在研究中。
胃出血的原因较多,不同原因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早期识别和预防胃出血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