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关节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关节疼痛的原因多样,包括创伤性因素(如急性损伤的关节周围骨折、韧带损伤、肌肉拉伤,慢性损伤的关节软骨磨损、肌腱炎)、炎症性因素(如感染性炎症的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非感染性炎症的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代谢性因素(如痛风性关节炎、糖尿病性关节病)、其他因素(如肿瘤性因素的原发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神经系统因素的神经受压、神经病变)。
一、创伤性因素
1.急性损伤:
关节周围骨折:当四肢关节部位发生骨折时,如股骨颈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骨折端的移位、出血等会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四肢关节骨折患者中,约85%以上会出现明显的关节疼痛症状,这是因为骨折破坏了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机械性刺激。
韧带损伤:常见的如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损伤,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损伤等。韧带损伤后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为例,运动员在剧烈运动中突然扭转膝关节时容易发生,损伤后膝关节迅速出现疼痛,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屈伸活动。
肌肉拉伤:四肢关节周围的肌肉在过度收缩或拉伸时容易发生拉伤,如肱二头肌拉伤、小腿三头肌拉伤等。肌肉拉伤后局部会出现疼痛、压痛,肌肉紧张或形成硬结,活动时疼痛加剧。比如进行剧烈运动时姿势不当,就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引起相应关节周围的疼痛。
2.慢性损伤:
关节软骨磨损:长期的过度使用关节,如运动员长期进行高强度的关节运动,或者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自然退变,都会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关节软骨磨损后,关节在活动时会出现疼痛,尤其是在负重或屈伸关节时更为明显。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膝关节软骨磨损发生率较高,研究发现这类人群中约60%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软骨磨损,进而出现膝关节疼痛。
肌腱炎:四肢关节周围的肌腱反复受到摩擦、牵拉等刺激可引发肌腱炎,如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跟腱炎等。肌腱炎表现为肌腱附着点或肌腱走行部位的疼痛、压痛,活动时疼痛加重。网球肘多发生于网球、羽毛球等运动员及长期反复做屈伸肘关节动作的人群,患者在拧毛巾、提重物等动作时会感到肘部外侧疼痛。
二、炎症性因素
1.感染性炎症:
化脓性关节炎: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关节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关节炎起病急,患者会出现关节剧烈疼痛、肿胀、发热,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例如,儿童化脓性关节炎多由血行感染引起,发病时关节疼痛明显,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关节穿刺可抽出脓性分泌物。
结核性关节炎: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关节所致,多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关节结核起病较缓慢,疼痛相对较轻,但会逐渐加重,同时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如膝关节结核,患者早期可能仅感觉膝关节隐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后期可出现关节畸形。
2.非感染性炎症: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四肢小关节,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也可累及大关节。其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类风湿关节炎多呈对称性发病,早期关节疼痛在早晨较为明显,称为晨僵,持续时间一般超过30分钟,随着病情进展,关节畸形逐渐出现,如手指的尺侧偏斜等。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好发于负重较大的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也可见于手指关节等。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早期为轻微钝痛,以后逐渐加重,活动时疼痛明显,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关节肿胀、畸形和活动受限。中老年人是骨关节炎的高发人群,研究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约半数患有骨关节炎相关的关节问题,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达60%以上。
三、代谢性因素
1.痛风性关节炎:
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四肢关节引起炎症反应。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但也可累及踝关节、膝关节等四肢关节。急性发作时关节突然出现剧烈疼痛,伴有红肿、发热,疼痛往往在夜间突然发作,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如刀割样或撕裂样。痛风好发于中年男性,有高嘌呤饮食、饮酒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容易患病,据统计,有长期高嘌呤饮食史的人群痛风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
2.糖尿病性关节病: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可出现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影响关节的营养供应和神经感觉,导致关节病变。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和活动障碍等。糖尿病性关节病多见于足部关节,也可累及四肢其他关节,患者早期可能仅感觉关节轻度疼痛,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畸形,如足弓变形等,且由于神经病变,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觉不敏感,容易忽视关节的异常情况,从而导致病情延误。
四、其他因素
1.肿瘤性因素:
原发性骨肿瘤:如骨肉瘤、软骨肉瘤等,可发生在四肢关节周围的骨骼,肿瘤生长会破坏骨质,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关节疼痛。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膝关节周围,患者早期可出现局部疼痛,呈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夜间疼痛明显,同时伴有局部肿胀、肿块,皮肤温度升高。
转移性骨肿瘤: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四肢关节周围的骨骼时,也会引起关节疼痛。例如,乳腺癌、肺癌等容易发生骨转移,转移至四肢关节骨骼后,可出现局部疼痛、病理性骨折等表现,疼痛程度因转移病灶的情况而异,有的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神经系统因素:
神经受压:如颈椎病可压迫神经根,导致上肢关节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压迫神经根,引起下肢关节疼痛等。以颈椎病为例,当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患者可出现肩部、上肢的疼痛、麻木等症状,疼痛可放射至手指,严重影响上肢关节的正常活动。神经受压引起的关节疼痛往往伴有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表现。
神经病变:如神经炎等,可影响神经对关节的感觉和调节功能,导致关节疼痛。例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由于神经受损,可出现四肢关节的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疼痛性质多样,可能为刺痛、灼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