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是怎么回事
毛囊炎是常见毛囊炎症性皮肤病,由细菌或真菌感染等引起,有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等措施预防,治疗分局部和系统治疗,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毛囊炎的定义
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炎症性皮肤病,主要是毛囊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可发生于身体有毛发的部位。
二、毛囊炎的病因
1.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它容易在皮肤有微小破损的情况下侵入毛囊引起感染。例如,皮肤被抓伤、擦伤等,细菌就可能趁机进入毛囊导致毛囊炎。
表皮葡萄球菌等其他细菌也可引发毛囊炎。
2.真菌感染
马拉色菌感染是常见的真菌感染相关毛囊炎的原因,多见于油性皮肤人群,因为油性皮肤环境适合马拉色菌的生长繁殖。
3.其他因素
皮肤卫生状况:长期不注意皮肤清洁,会使毛囊口容易被污垢等堵塞,增加毛囊炎的发生风险。比如,长时间不洗澡,皮肤表面的污垢、油脂等堆积,影响毛囊正常代谢,易引发感染。
机体免疫力低下: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发生毛囊炎。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抵抗力下降,皮肤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包括毛囊炎。
毛发牵拉、摩擦:如头部毛发过长且过密,长时间佩戴不透气的帽子等,会导致毛发与毛囊反复摩擦,使毛囊受损,从而引发毛囊炎;另外,刮毛等行为也可能损伤毛囊,增加感染几率。
三、毛囊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局部皮肤表现:初期一般表现为毛囊口周围皮肤红肿、疼痛,随后可出现丘疹,丘疹顶端可伴有白色脓头。比如,头皮毛囊炎可能表现为头皮上出现红色小疙瘩,伴有疼痛,严重时疙瘩顶部有白色的脓点。
不同部位的特点:
头皮毛囊炎:可导致头发容易折断,严重时可能引起局部脱发,因为炎症影响了毛囊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面部毛囊炎:若发生在面部危险三角区,要特别警惕,因为此处感染可能蔓延至颅内,引起严重的颅内感染。面部毛囊炎表现为面部出现红色丘疹、脓疱等,影响美观。
臀部毛囊炎:多与久坐、局部不透气等因素有关,患者坐着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皮疹可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等。
2.体征:可见毛囊口周围皮肤红肿,有的可触及硬结,按压时有疼痛感,部分脓疱可融合等。
四、毛囊炎的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观察皮肤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等进行初步判断。例如,查看毛囊口周围的红肿情况、是否有脓疱等。
2.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对于怀疑细菌感染的毛囊炎,可进行病变部位的细菌培养,以明确致病菌种类,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比如,通过采集脓疱液进行细菌培养,能确定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并了解其对药物的敏感性。
真菌镜检及培养:对于考虑真菌感染的情况,进行真菌镜检,查看是否有真菌菌丝或孢子,必要时进行真菌培养,以明确是否为马拉色菌等真菌感染。
五、毛囊炎的预防措施
1.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洗澡,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清洁皮肤,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背部等。例如,每天用温水洗澡,能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油脂和细菌等,减少毛囊炎的发生风险。
勤换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洁卫生,尤其是贴身衣物,避免细菌在衣物上滋生后接触皮肤引发感染。
2.注意皮肤护理
避免过度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如果皮肤有瘙痒等不适,可通过轻轻拍打等方式缓解,而不是搔抓。
对于毛发较多的部位,要注意保持毛发清洁和干燥,避免毛发过于油腻。比如,油性头发的人要定期洗头,选择适合油性头发的洗发水。
3.增强机体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糖水平,以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力。
六、毛囊炎的治疗原则(仅提及治疗相关方向,不涉及具体药物服用指导)
1.局部治疗
清洁消毒:使用碘伏等消毒剂对病变部位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
外用药物: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外用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如果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等。
2.系统治疗
对于病情较严重、范围较大的毛囊炎,或者反复发作的毛囊炎,可能需要口服药物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可口服抗生素;如果是真菌感染,可口服抗真菌药物,但具体药物需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
同时,对于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治疗毛囊炎的同时,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治疗基础疾病等。
七、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发生毛囊炎时要更加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儿童搔抓病变部位,防止感染扩散或加重。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衣物选择,尽量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例如,儿童头部毛囊炎时,要注意保持头发清洁,避免头发过长过密加重局部不透气的情况。
儿童使用药物时需谨慎,一般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的外用药物,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2.孕妇
孕妇发生毛囊炎时,在选择治疗药物上要特别谨慎。外用药物的选择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应咨询医生后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同时,孕妇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因为毛囊炎而产生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机体的恢复。例如,孕妇头皮毛囊炎时,要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洗发水清洁头发,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外用药物治疗。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并发毛囊炎,且感染不易控制。这类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保持血糖稳定。在治疗毛囊炎时,要积极配合医生,除了局部和系统治疗毛囊炎外,更要注重基础疾病的管理,因为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毛囊炎复发的重要基础。例如,糖尿病患者发生臀部毛囊炎时,要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进行规范的毛囊炎治疗,密切观察皮肤病变的变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