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膜炎

来源:民福康

骨膜炎是骨膜部位因感染、创伤、劳损等引发炎症的疾病,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等类型,具局部和全身症状,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预防需运动人群热身、循序渐进等,其他人群避外伤、保持正确姿势。

一、骨膜炎的定义

骨膜炎是一种发生在骨膜部位的炎症性疾病。骨膜是覆盖在骨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等,对骨的营养、生长和修复等起着重要作用。当骨膜受到感染、创伤、劳损等因素刺激时,就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骨膜炎的发生。

二、常见类型及病因

(一)感染性骨膜炎

多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例如,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骨膜,或者直接的外伤导致细菌侵入骨膜引发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种类型在儿童中相对常见,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且可能存在皮肤破损等情况增加感染风险。

(二)非感染性骨膜炎

1.创伤性因素:

长期、反复的轻度外伤,如运动员长时间的跑跳运动,足部、腿部等部位的骨膜受到反复牵拉、摩擦,可引起慢性创伤性骨膜炎。例如,长跑运动员的胫腓骨骨膜就容易因长期受到应力刺激而发炎。

急性的外伤,如骨折、扭伤等,也可能导致骨膜损伤,进而引发炎症。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因创伤性因素引发骨膜炎,年轻人由于运动强度大等原因可能更易出现运动相关的创伤性骨膜炎,而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原因,轻微创伤也可能导致骨膜损伤。

2.劳损性因素: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特殊职业的人群,如矿工、建筑工人等,骨骼和骨膜长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劳损,容易引发骨膜炎。例如,矿工长时间弯腰、负重等,腰部的骨膜可能因长期劳损而发炎。这种情况在有特定职业暴露的人群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长期从事此类工作的人群风险更高。

三、临床表现

(一)局部症状

1.疼痛:是骨膜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病情而异,感染性骨膜炎通常疼痛较为剧烈,可伴有局部的红肿热痛;非感染性骨膜炎的疼痛相对较轻,多为隐痛、胀痛或酸痛,在活动后疼痛往往会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例如,创伤性骨膜炎患者在活动患肢时,疼痛明显加剧,而休息时疼痛减轻。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难以准确表达疼痛,但会表现出哭闹、不愿活动等异常表现。

2.肿胀:炎症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可出现肿胀。感染性骨膜炎引起的肿胀往往较为明显,且可能伴有皮肤温度升高;非感染性骨膜炎的肿胀相对较轻。肿胀部位通常与病变部位一致,如胫腓骨骨膜炎时小腿肿胀,跟骨骨膜炎时足跟肿胀等。

3.压痛:病变部位有明显的压痛,用手指按压时疼痛加剧。通过压痛的位置可以初步判断骨膜炎症的部位。

(二)全身症状

感染性骨膜炎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引起了全身的炎症反应。而非感染性骨膜炎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相对脆弱,感染性骨膜炎引发全身症状的可能性相对较高,需要密切关注体温等全身情况。

四、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检查病变部位,观察局部是否有肿胀、压痛、皮肤温度变化等情况,同时会进行相关的活动度检查,了解由于骨膜炎导致的关节或肢体活动受限情况。例如,检查足部骨膜炎时,会检查足部的活动范围以及是否有异常疼痛等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骨膜增厚等表现。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骨骼病变,如骨折、骨肿瘤等。对于儿童患者,X线检查相对较为安全,但也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问题。

2.磁共振成像(MRI):MRI对骨膜炎症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可以清晰地显示骨膜增厚、水肿等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膜炎以及判断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对于一些不典型的骨膜炎病例,MRI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以进行MRI检查,但儿童在检查时需要适当的镇静等配合措施,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三)实验室检查

对于感染性骨膜炎,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感染指标异常。通过血液培养等检查可以明确病原体,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而非感染性骨膜炎的实验室检查一般无明显的感染相关指标异常。

五、治疗原则

(一)感染性骨膜炎

1.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的类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需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以确保治疗效果。儿童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2.局部处理:对于局部的感染病灶,如果有脓肿形成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切开引流等处理,以排出脓液,促进炎症消退。

(二)非感染性骨膜炎

1.休息:让病变部位充分休息,减少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骨膜。例如,运动性骨膜炎患者需要停止引起疼痛的运动,进行休息。不同年龄的患者休息的要求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帮助限制其过度活动,而成年人则需要自我约束。

2.物理治疗:可以采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物理治疗对各年龄层的患者都适用,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如热敷的温度、超短波的功率等。

3.康复训练:在疼痛缓解后,适当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病变部位的功能,但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方式,避免再次损伤骨膜。康复训练需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儿童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和监督。

六、预防措施

(一)运动人群

1.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让身体各部位适应运动的强度。例如,跑步前进行5-10分钟的慢跑、拉伸等热身运动。不同年龄的运动人群热身要求类似,但儿童的热身运动需要更加轻柔、有趣,以提高其参与度。

2.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逐渐增加跑步的距离、速度等,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注意控制其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骨膜损伤。

3.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和装备,如穿着合适的运动鞋,减少运动时对骨骼和骨膜的冲击。

(二)其他人群

1.注意避免外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小心谨慎,防止骨骼和骨膜受到损伤。例如,在进行高处作业等危险工作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对于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更要注意避免摔倒等外伤。

2.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劳作时的姿势都要正确,避免长期不良姿势导致骨膜劳损。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使脊柱和颈部的骨膜处于正常的受力状态。

了解疾病
骨膜炎
骨膜炎是一种发生在人体骨膜以及骨膜血管上的炎症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骨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眼骨膜炎大多因眼眶邻近组织的炎症而造成,如鼻窦炎等。当炎症蔓延至眼部周围组织时可以造成,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炎症,急性炎症多是细菌性感染造成,慢性炎症多是结核性导致的,也可能由全身传染病或者病灶感染导致的。这时应当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防止炎症发生扩散。
骨膜炎什么原因导致的?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膜炎表现出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第一是因为平时体育锻炼少,机体协调能力差,突然的大运动、训练活动时间过长或者在跳跃过程中小腿肌肉反复拉伤,因此导致骨膜或骨膜血管扩张出血。第二是因为创伤后导致化脓性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做运动,比如跑步、跳绳等活动。
骨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浆液性软骨膜炎,又称耳骨假性囊肿,是耳软骨膜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原因至今仍不明了。这可能和反复轻微损伤,如压迫,接触和其他机械刺激有关。结缔组织软骨膜炎是一种急性耳廓软骨化脓性炎症。外伤、手术、冻伤、烫伤和耳廓血肿是多见的并发症。其结果是软骨坏死和耳廓畸形。
骨膜炎严重吗?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膜炎不属于严重的疾病。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活血化瘀的药物或者局部热敷等方法,就可以使骨膜炎的症状得到缓解。骨膜炎很少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不属于严重的疾病。但是如果患者在出现骨膜炎后,没有及时的治疗,则会使关节受到损害,肌肉功能出现萎缩,导致患者出现活动受限的现象,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关节严重变形的现
怎么确定小腿骨膜炎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和骨膜的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炎症反应导致的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导致的感染性骨膜损伤。小腿骨膜炎表目前小腿疼痛并且有时候胀痛,屈曲、足趾以及踝关节时,小腿疼痛比较明显。
小腿骨膜炎怎样缓解?
高福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小腿的骨膜炎,缓解的方法注意休息,可以冷敷,减少走路过多,减少久坐久站。药物选择镇痛,活血化瘀药物,可以缓解骨膜炎造成的疼痛,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炎的作用,减少骨膜的渗出,减少积液分泌。注射治疗,也可以缓解骨膜炎的炎症。保守治疗不能缓解,手术切除部分骨膜能够缓解。注意防止骨膜炎如果合并感染,需要抗感
骨膜炎什么症状?
高福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1.有局部的疼痛。这种疼痛以酸痛、胀痛为主,而且在触摸或者是剧烈活动、大量负重的时候有明显的加剧。2.有局部的肿胀。肿胀在初期,以发膜发炎的骨膜周围为主,但是如果炎症加剧的话,甚至可以使整个的肢体产生弥漫性的肿胀。3.有皮肤表面的变化。
骨膜炎和滑膜炎的区别?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膜炎和滑膜炎首先在病变部位上存在区别,如骨膜炎主要发生在骨骼表面覆盖的骨膜组织处,而滑膜炎则发生在关节囊的内层结构处;其次,病因上存在区别,如骨膜炎可能是由于劳损、受到感染、肿瘤组织侵犯或者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而滑膜炎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创伤、免疫、代谢异常或出血等。因此若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表
骨膜炎要怎么治疗?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膜炎患者在病情急性发作期应保持充分的休息,在卧床休息时可抬高患处,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症状。同时可以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比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有助于缓解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如果存在细菌感染,还可以应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对于局部形成脓肿的患者,
骨膜炎一般发生在哪些部位?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有关节软骨的关节都容易发生骨膜炎,经常发生在膝关节、髋关节以及踝关节等关节部位,如果是疲劳性骨膜炎,一般发生在胫骨部位。膝关节部位的活动比较多,而且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受到损伤。髋关节发生骨关节病除了活动多外,和先天性的髋臼发育不良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患者平时运动不当或运动量较多,可能会经常出现崴脚症
骨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巴音额古乐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骨膜炎引起的原因,第一、外伤引起,第二、有可能是局部慢性劳损所致,第三、肌腱长期运动或慢性损伤引起。骨膜炎通过病因,分为无菌性骨膜炎、细菌性骨膜炎两种。如果是无菌性骨膜炎,通过理疗,如针刺、小针刀或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后可以缓解。如果是化脓性骨膜炎,可以用抗感染药物,结合手术治疗可以缓解骨膜炎疼痛症状。
骨膜炎怎么治疗
巴音额古乐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骨膜炎治疗方法较多,是否可以彻底治疗应注意以下环节,第一、及时明确诊断,第二、及时有效综合治疗,第三、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和做好日常保健。因为骨膜炎是综合性诊断比较明确,属于综合性治疗,还有跟自身功能锻炼相结合,疗效比较确切。骨膜炎治疗方法很多,如果需要彻底治愈难度很大,首先需要诊断明确,治疗得当后疗效确切。其次必须结合自身功能锻炼,治疗和功
骨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沈家泰 主任医师
宿迁市中医院 三甲
骨膜炎的症状主要是疼痛,骨膜炎局部疼痛,甚至于牵扯远处疼痛,如果在神经周围,靠近神经出现骨膜炎,可以刺激远处引起牵扯痛,包括腰椎以及颈椎发生骨膜炎后,需要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无菌性炎症主要采用理疗、针灸、局部热敷、甚至局部封闭;如果是感染性骨膜炎,需要进行相应细菌培养、药品试验,进行抗感染治疗。
骨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李云恺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三甲
骨膜炎产生的原因常见的有两种:第一,是因为局部损伤造成了鼓膜的刺激,一般和严重外伤以及局部疲劳有关。局部扭伤或者挫伤后容易牵拉到鼓膜引起局部炎症,慢性损伤也会造成局部炎症渗出,浆液粘连出现鼓膜的损伤。第二,可能是因为细菌感染和破坏导致的,多会造成红热肿胀,疼痛严重时需要抗感染治疗。
骨膜炎怎么治疗
李云恺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骨膜炎治疗,取决于骨膜炎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大部分非感染性骨膜炎治疗需要休息制动,暂时减少活动,运用一些镇痛和活血化瘀药物进行盒子里,比如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和舒筋散寒、活血化瘀中成药。同时,也可以去正规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理疗,在医生指导下对症进行一定锻炼。如果是感染性骨膜炎,出现红热、肿胀,甚至有脓液形成,需要检查清楚以后对症抗感染治
骨膜炎能自愈吗
李云恺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骨膜炎不能自愈,一般与劳累、受凉或者外伤造成的鼓膜受损和牵拉有关系。同时,骨膜炎可能会合并局部感染,引起疼痛、肿胀以及脓液形成。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进行积极检查和治疗才能恢复,包括进行一定康复训练、理疗、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以及休息。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骨膜炎加重,靠自愈很难恢复。
免费咨询